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7月22日 星期二

世界动荡了,谁最伤?(观察)

本报记者 张 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7月22日   第 06 版)

  5月15日,在黎巴嫩东部贝卡谷地一叙利亚难民营,两名叙利亚难民儿童在期盼着国际救济和慈善机构分发食物。
  来源:新华网

  这是个多事之夏。叙利亚战火未息、伊拉克暴恐势力建成了“国中国”、巴以战火越燃越烈……好像这一切还不够热闹,本就紧张的俄乌局势因为一架马来西亚飞机的坠毁更加剑拔弩张。在各种冲突中,究竟谁最伤?

  

  国际油价:涨涨跌跌都是它

  本周末牢牢占据世界注意力的无疑是马航坠机。飞机在敏感的乌克兰东部坠毁,根据乌克兰政府方面的消息,飞机是遭俄制“布克”地对空导弹击落。消息一出,全球股市大幅下挫,刺激黄金和原油价格大涨。同时,美国刚刚宣布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马航坠机后,俄乌局势、美俄关系面临新一轮挑战。受避险情绪的直接刺激,美原油期货大幅收高2%,布伦特原油期货涨0.8%。

  国际油价好像世界最敏感的神经之一,一有风吹草动,总会最迅速地作出反应。近期,地缘政治的动荡已经成为油价波动的主要推手。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然而,正是在这片流淌着“黑金”的土地上,宗教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正式“建国”,成为压在世界原油市场心口的一块巨石。就在上个月,国际能源署还宣称:“长期看来,伊拉克势必会成为全球石油生产的主要支柱国之一,并且还将是全球石油出口增长的主要贡献国。”按照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5年,伊拉克石油产量将达900万桶/天,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石油出口国。这种乐观估计无疑遭遇了极大挑战。

  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经济仍将受石油的影响。然而,无论是巴以重燃的战火,还是伊拉克与利比亚的暴力冲突,当然还有马航坠机引发的俄乌局势进一步紧张……每一处动荡都将牵动脆弱的油价,都将让世界的心跳随之波动。

  某些国家:扭扭捏捏小算盘

  局势动荡了,有些国家会在各种博弈之中大得其利,但也免不了伤痕累累,甚至会感到委屈。

  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出事,几乎都能看到美国“老大”的身影。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美国已经习惯了对全世界的“干预”。不过,最近一轮的地区动荡却让美国觉得自己很受伤。

  马航坠机了,美国气势汹汹跳了出来,一副要俄罗斯“付出代价”的气势。这背后,是美国不足为外人道的“委屈”。克里米亚问题出现后,美国撂下了狠话,结果等到克里米亚真的成了俄罗斯的一部分,美国却是“雷声大雨点小”,让世界又多了一个谈资而已。等到美国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开始制裁俄罗斯,却因为无法得到欧盟的全力支持而迟迟无法达到其想要的效果。美国难免会有些窝火。

  其实,在最近一轮的地区动荡中,让美国面上无光的岂止乌克兰这一处。自上任之初,国务卿克里就开始对巴以局势进行忘我的斡旋,结果却是熊熊的战火。在叙利亚,美国从一开始就斩钉截铁要巴沙尔下台,结果却是巴沙尔的再次连任。在伊拉克,美国一手训练的士兵在敌对势力面前望风而逃。

  这一切或许能让世界越发看清,对一个相对实力开始下降的美国而言,面子神马的都是浮云,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利益才是王道。不过,各种扭扭捏捏的小算盘突然暴露在世人面前,习惯了“领导一切”的美国“老大”或许真的觉得有点小受伤。

  无辜平民:生死别离最无助

  没有人能够否认,无论在怎样的地缘动荡中,最受伤的莫过于无辜的平民。

  马航班机上那几百条无辜生命就因为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方,戛然而止。

  巴以此轮冲突中,死亡人数已经超过400人,伤亡人数还在不断上升。根据联合国提供的数据,这些人中大部分是平民。

  在叙利亚,“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冲突已造成超过16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冲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国际社会对生命、自由和财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包括《日内瓦公约》、《海牙条约》等在内的诸多国际条约都体现着人类观念的变化。

  然而,在冲突中死亡的平民比例却也越来越高。纪录片《战争制造者们》展示了一组平民伤亡数据:一战的伤亡人数中10%是平民,二战这个数字达到50%,而在越战中,平民占伤亡数的70%,伊拉克战争中,这个数字达到90%。这组数字或许并不准确,但是动荡中,大量平民的伤亡却是不争的事实。

  世界动荡了,谁最伤?答案真的很简单。

僵局未解 希望犹存
世界动荡了,谁最伤?(观察)
“千杯不醉”不是梦?
一架飞机引发的漩涡
图片报道
责编:张 红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