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7月22日 星期二

“黄金水道”的守护者们

左 超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7月22日   第 02 版)

  水上联合查缉

  发放禁毒宣传单

  发放警民联系卡

  6月23日早上7点半,关累港,浓雾还未完全散去,第23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船艇编队的4艘船,都挂满了旗,鸣笛起航。

  湄公河航道上商船来往穿梭频繁。近两年来,景洪港和泰国清盛港的出入境船舶、人员、货物都在快速增长。

  是怎样的一群人在守护这条“黄金水道”的安宁?

  翻译

  交流是个大问题

  马亚婷是此次出航的唯一一位女士,“确实是压力山大”。这是她第二次在船上做翻译工作。她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老挝语专业,2013年入警后被指派到公安边防士官学校培训,来到云南省公安边防水上支队后即从事翻译工作。

  “湄公河巡逻执法有一定的危险性,第一次上船的时候,我也有点小恐惧。”马亚婷回忆起首次随编队出航的经历时说,“独自翻译,压力大,责任大,总担心翻译不好。必须慢慢压迫自己学习这个领域的新词汇、新知识。”

  水上支队成立时,原临沧南伞边境检查站的孙敏祥被匆匆调来做缅语翻译。他说,大学学的4年缅语专业“这下派上大用场了,联合巡逻执法,翻译工作十分重要”。

  在船上做翻译,外方人员走到哪里就要跟到哪里。执法人员登上货船进行执法检查时,翻译也要冲在前面。即便是吃饭,翻译也闲不住,要为指挥联络员们翻译饭间交谈内容。

  4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关累联合指挥部、老挝孟莫联络点等地,都有中老缅泰4国的国旗在一起飘扬,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都不难见到4国文字标识等。两年下来,一些执法人员甚至也学会了用中、老、缅、泰4国语言进行简单交流。

  舵手

  “江湖高手”来操舵

  俗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水上支队成立时,编队船艇由谁来操舵一度成为难题。

  因湄公河上游航道的复杂性,能够胜任此岗的人并不多,来自我国沿海省份海警部门的操舵手们也不敢轻易上阵。他们都说,湄公河上游滩多水急,暗礁林立,有些航段需要人工测深,海事卫星测深派不上用场,“相距几米远的地方水深也许就有天壤之别”。

  最后,水上支队决定面向曾经在湄公河跑船的船长们招人,一些多年漂泊在湄公河上的“江湖高手”们纷纷应征。

  53902艇的操舵兵谭建华就是这样应征入警的。

  景洪港至泰国清盛港,谭建华自己也不记得跑了多少个来回,常年跑船的他,见多识广,加上记忆力好,也十分健谈,人们都称他“老船长”。

  听说要成立水上支队了,谭建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报了名,后来经过考试、体检、政审等程序,一路过关斩将。报名的100多名船长里,经过考试选出14名,最后仅录用了10人。

  “看到以前的船友能安全地跑船,赚更多的钱养家糊口,我心里就非常高兴了。”如今,谭建华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希望几个国家加强两岸基础设施、码头设施、联合救援力量建设,提升航道通航能力。

  士兵

  汗水绘就“世界地图”

  下午2点多,船首机枪战位的张云峰,头顶烈日,稳戴钢盔,手执钢枪,身穿5公斤重的防弹衣,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前方江面和两侧江岸。他脸颊上不时流下一道道汗水线,警服两肩布满了一道道汗渍,防弹衣下的警服“泡在汗水里”。

  巡逻航道纬度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雨林湿润气候。下午4点多,太阳还是当头照,因为实在是闷热,船首机枪战位1个半小时换一班,一班两人。

  机电兵范玉东1990年出生,来自上海海警支队,从机电舱换班下来,小伙子挥汗如雨,面红耳赤,衣袖全部湿透,他随手拿起一个温度计,显示40℃。他告诉记者,“机电舱里装普通空调根本不起作用,所以也没装,而是对发动机作了隔热层处理。值班时需要喝刺激性高的饮料,防止因过热犯困。”

  一天下来,船上的官兵们脱掉防弹衣,警服背部都布满了轨迹各异的一道道白色汗渍,船上的执法人员戏称衣服上白色汗渍组成的轨迹图为“世界地图”。

  每一次巡逻执法任务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每一位官兵的贡献和汗水。

  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编队指挥长、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参谋长金尚文在总结时说,4国联合巡逻执法以来,顺利完成了各项预期任务,有效震慑了湄公河沿岸违法犯罪分子。在各方努力下,形成了一些共识、规范和机制,也拓展了联合巡逻执法领域,现已不仅仅停留在巡逻执法领域,在联合搜救、帮扶两岸居民方面也开始了探索,勤务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创新,务实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黄金水道”的守护者们
瑜珈 热了滇印交流
桥头堡资讯
南涧打造云南药谷
责编:孙 懿 邮箱:rmrbhwb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