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通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华侨学生在国内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华侨学生身份认定后可参加中考,可以和当地户籍学生享受同等高中教育的相关政策,为华侨学生的升学带来了便利。
雪中送炭解难题
“陪读妈妈”增加、国外学区房抢手……中国国内许多家长费尽心思地想把孩子送出国,接受更好的教育。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海外的华侨们却热衷于将子女送回中国读书,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近年来,华侨子女归国读书热度不减,但由于对政策的理解偏差,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的确出现了有些华侨子女回国上学难的问题。
2009年,《关于华侨子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相关问题的规定》出台,华侨子女归国接受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得到了实现。然而,当这些孩子需要进入高中学习时,又遇到了一大难题:很多在国内接受义务教育的华侨子女因没有户籍,按照当地的政策,无法参加中考。这又让多少的“慈母严父”操碎了心!
有分析人士指出,许多侨乡针对此问题,纷纷出台政策,力争保障华侨权益,让他们的孩子都能在中国顺利就学,然而,从全国范围看,仍然有不少的华侨子女被高中教育拒之门外。该《通知》的发布可谓雪中送炭,实现了国内高中教育对全体华侨学生的覆盖。
政策保障便利多
《通知》的最大突破在于,规定华侨学生可以在其父母出国前户籍所在地或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户籍所在地进行身份认定并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与当地户籍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张先生是意大利华侨,他回国投资购置房产,一直在上海居住,他的女儿目前就读初中,明年即将面临中考。当地政策规定,只有认定了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归侨学生(简称“三侨子女”)的身份后,华侨学生才能升学以及享受照顾加分。张先生的女儿由于没有在中国落户,便无法进行归侨子女的身份认定,这让张先生大为伤神,她的女儿也将面临无试可考、无学可上的尴尬境地。
该《通知》的出台,一扫张先生心中的阴霾,烦恼迎刃而解。他的女儿就算没有户籍,也可在张先生出国前的户籍所在地进行华侨学生的身份认定,继续完成高中学业。
同时,《通知》对学籍和学费问题也进行了规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阶段学校应当根据华侨学生所持中国护照建立学籍;被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华侨学生应按照规定缴纳学费,收费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致。
过去,收取择校费、借读费、赞助费等虽然被明令禁止,但仍有学校暗箱操作,大肆收取学费以外的费用;学籍户籍分离、学籍混乱等现象也屡见不鲜。该通知在很大程度上为华侨学生归国接受高中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学习便利。
任重道远齐努力
《通知》虽然从根本上解决了华侨学生在国内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问题,也保持了与义务教育阶段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但是华侨子女归国读书仍然有许多令人忧虑的地方。
高中教育虽已惠及全体华侨学生,但大学教育仍然任重道远。近年来,想在中国上大学的华侨子女越来越多。据有关专家介绍,华侨子女在中国上大学有两条路,一是“三侨子女”可以直接参加国内高考;二是参加国家专门为招收海外华侨华人学生设立的“联合招生考试”。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一些长期在国内上中小学的华侨学生或华侨随带的子女,有些因没有国内户籍,不能参加国内高考,同时又由于不符合“最近4年之内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规定,也不能参加“联合招生考试”,成了“两不靠”学生。如何切实解决该问题,也是未来需要继续考虑和完善的。
中国的基础教育比较扎实。因此,针对华侨学生,不妨可以考虑结合中西方教育模式的特点,专门为他们打造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课堂,让他们在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同时,可以考虑在中心城市选择一些质量较好的中小学,相对集中地接受华侨子女入学,让华文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作用。
其实,华侨子女热衷到中国学习,正是中国崛起、中国文化影响力扩大的体现,更是送上门的华文教育机遇。运用好现行的政策法规,为这些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切实保障华侨学生回国读书的权益,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