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7月03日 星期四

中南海情系红土地

——记“支持赣南等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实施两周年

本报记者 朱 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7月03日   第 01 版)

  两年,不过历史一瞬。天,还是那片天;地,还是那片地,但赣南已悄然巨变,面貌焕然一新。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出台。自此,赣南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赣州加快转型发展。

  短短两年,赣州综合保税区,瑞金、龙南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园区获批设立;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龙南发光材料及稀土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陆续建成。

  《若干意见》政策红利加快释放,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超千亿元,年均增长32%,增速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均实现“三年翻番”,公共财政决算财力年均增长29.3%,人均公共财政可支配财力年均增长24%。

 

  凝心聚力感恩奋进

  两年来,赣南人民真切地沐浴着来自中南海的更多关怀。

  2013年1月10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明确赣州市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自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赣州市的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两年来,全市共有501户企业享受了5.75亿元的企业所得税减免,惠及全市有色金属、电力、农副食品加工等近40个行业。

  2013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由39个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分别对口支援赣州市各县(市、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期8年。截至目前,相关国家部委均出台具体实施意见或支持政策。

  2013年11月21日,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研究议定10个重大事项,涉及赣州的9项,扎实高效推进振兴发展。

  今年开年,来自中央国家机关的39名才俊,正式到赣州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国家部委的对口支援,2个至3个部委对口支援赣州一个县(市、区),直接参与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从国家层面整合资源,以“国家行为”集中支持一个设区市,在共和国历史上都是破天荒第一次!

  国家部委改革试点布局赣州,抢占创新创造先机,已获批32个国家示范试验事项,为振兴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强劲动力。

  赣州市已逐步成为国家部委采集信息、调查研究、政策评估、干部锻炼的重要基地。

  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濛濛春雨中,赣县茅店镇黄支坑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设点,一排排崭新的农民公寓依偎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中,雪白的外墙,火红的琉璃屋顶格外醒目。

  村民肖天红祖祖辈辈在贡江上以打鱼为生,渔船就是家。“冬天寒风刺骨,夏天蚊虫叮咬,喝的是江里的水,照明要靠电瓶。” 受益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肖家四口住上了新楼房,水、电、闭路电视一应俱全。女儿肖罗平开心地说:“现在写作业,再也不会像在渔船上那样摇摇晃晃了!”

  《若干意见》出台以来,赣州市40余万户危旧土坯房中老表永远告别了“上雨旁风、无所盖障、春漏冬寒”的生存状态,住上了新楼房,以前出行、就医、求学、就业等难题,也都迎刃而解。

  作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头号民生工程,全市69.5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快速推进,两年完成40.68万户,今年将全部完成改造。眼下,14600户“两红”人员及其遗属沐浴党和政府的关怀,都圆了新居梦。

  赣州坚持新增财力重点向民生倾斜,连续两年筹集资金200多亿元,集合资源着力解决237.9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低电压治理35.11万户;中心城区共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84万户,全市累计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8.68万户;提高“两红”人员等特困群体生活水平,给3.69万烈士子女发放定期生活补助。

  2014年,赣州整合资金280亿元,在完成省定50件民生实事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再完成40件民生实事,截至5月底,全市民生类支出100.64亿元,增长17.6%。

  由“输血”到 “造血”

  1吨钨砂的价格10多万元,加工成硬质合金后可卖到200万元,再利用硬质合金加工成不同型号的数控涂层刀片,价值还可以翻上若干倍……在稀土整合、矿山停产、价格下滑的情况下,2013年稀土、钨及其应用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2011年增长23.8%,今年将实现千亿元目标。

  这,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威力。

  赣州市立足比较优势,实施创新驱动,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聚―产业基地”思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先进、带动性强、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广阔——赣州市策划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作为主攻重点。2013年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880.78亿元,占比提高到34.2%,“一矿独大”格局初步改变。仅2013年,全市有3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面向全球招商,总投资131.71亿元,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被引进、扎根。

  总投资超百亿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赣州)产业基地项目、北斗产业园项目已经开工,实现投资百亿元以上项目零的突破。同时,深圳客商投资22亿元的柔性LCD项目、豪鹏科技投资16.5亿元的清洁能源系统制造项目、中山客商投资15亿元的动漫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项目接踵而至。

  赣州稀土集团成为全国6家组建国家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的牵头企业之一,大幅度提升赣州稀土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话语权;目前,赣州玖发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纯电动专用车项目已出车样,江西省思卡多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电动大巴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今年5月,第一届中国(赣州)家具博览会成功举办,响亮地提出“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

  这些辐射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集群,必将增强赣州工业发展后劲,撑起振兴发展的“脊梁”。

  随着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与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政策等利好政策叠加,赣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工程建设鏖战正酣。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赣州市计划安排的193个重点工程中共有165个开工在建,累计完成投资500多亿元。

  “规划图”变“效果图”、“效果图”变“施工图”,广大人民群众舒展的笑容,成为重点工程建设増加就业、惠及民生的最为生动的注脚。

中南海情系红土地
习近平会见美前财长
中国探索为创新松绑加力
三沙永兴岛水域航标巡检启动
高新技术亮相科展会
中韩关系的三重战略意义(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