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的文化娱乐活动太多了,我每天唱歌跳舞打太极拳,都忘记自己是70岁的人了……”家住深圳天健世纪花园的王阿姨兴奋地说。王阿姨的家就在福田区莲花街道福中社区。
这只是福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福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2003年,福田率先提出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与国际接轨,以服务人口、辐射半径为基准,以均衡覆盖、便利到达为原则,打造“一公里文化圈”。十载耕耘,硕果累累。如今,全区基本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无盲点均衡覆盖。
2004年,由中央文明办、文化部等主办的“四进社区”现场会在福田举行;2005年,福田区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区”;2013年11月,福田申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通过评审,福田区代表深圳作为广东唯一入选单位,获得创建资格。为此,福田区制定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规划(2013—2015)》,全区上下积极投入创建行动,展示“深圳文化、福田表达”。
◉文化馆全面免费开放
早在2003年,福田区就提出打造“一公里文化圈”的目标,10年间先后投入超过20亿元,完成了“一公里文化圈”的硬件建设。目前,已建成市属重大文化设施、区属主干文化设施、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三级设施网络体系,平均每万人拥有2507平方米的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辖区内,深圳图书馆、深圳博物馆、音乐厅、中心书城等标志性文化设施鳞次栉比;社区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馆覆盖率均为100%。7个区级文化馆,分别打造成戏剧、舞蹈、音乐、书画、钢琴、梦工场、市民文化会馆等主题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满足市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全区104个公共图书馆(室),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2.32册,位居全国前列,达到每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的国际标准;全区有6个社会投资博物馆、10个街道文化站、8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50个各类文化广场,其中,区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和省特级馆,区图书馆为国家地市级一级馆,10个街道文化站有8个省特级站,另有2个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和2个省十佳文化广场。
◉服务优质化多元化普惠化
福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眼于实现文化服务优质化、多元化、普惠化:根据中心城市群众喜爱在绿地、花园开展文化活动的特点,实行“一公园一特色”,打造了“莲花山大巡游”、“热舞皇岗”、“书画笔架山”、“乐在梅林”、“花艺中心”等五大主题公园文化场地;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居住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在国际社区建设凸显国际化元素的东海城市文化广场,在下沙社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场,在中心书城建设艺术生态广场;结合中心城区市民欣赏高雅艺术诉求较强的特点,定向实施低票价工程,让普通市民也能进入高雅艺术殿堂;面对外来务工人员迫切需要适应环境、增长知识、提高技能的需求,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工会读者服务工程”、“外来青工文化节”、“来深建设者才艺大赛”等,使外来务工人员能便利参与各自心仪的培训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推行“弹性服务”,在100多家公共文化场馆实行“延时服务、错时服务”,以保证居民每天活动有场地,读书有去处。
近年来,福田大手笔创办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化元素的文化活动——每年举办世界舞蹈总会WDC国标舞世界杯;与郎朗合作推动福田钢琴教育国际化;举办深圳国际打击乐文化节、中国(深圳)标准舞拉丁舞世界公开赛、法国文化周等国际性文化活动;开展深港文化合作,如在图书馆设立香港文献区,开展粤剧等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深港联合开展“4·23世界读书日”活动,组织香港艺术机构来深演出等。
◉引入社会资本办公共文化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福田区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管理机制。福田区在全市率先设立正处级事业单位——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统一管理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区属公共场馆,实现了管办分离、政事分开。2012年,福田区设立了每年1亿元规模的宣传文体专项资金,用来购买公共服务,撬动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共建共享新局面;探求“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新型文化人才用人机制。
在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福田区勇吃“螃蟹”:早在2003年首届中国·深圳标准舞、拉丁舞世界公开赛时,福田区就率先探索、撬动社会资源参与。到第11届赛事,社会与政府的资金投入比已超过4∶1,堪称“政府小投入撬动社会大市场”的经典范例。仅2012年,福田区对外招标的公益文化活动就有九大项,包括“精品演出进社区”、“广场音乐会”、“外籍居民才艺秀”等,总场次超过60场。
◉“十大功能区”打造文化服务升级版
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中,福田区提出了重点打造包括“主题文化馆功能区”、“图书馆阅读功能区”、“博物馆功能区”、“文化广场功能区”、“公园文化功能区”、“地铁文化功能区”、“现代戏剧功能区”、“公共艺术功能区”、“街道特色文化功能区”、“数字文化功能区”在内的“十大文化功能区”的“总目标”及系列“分目标”。“十大文化功能区”带给市民的公共文化福利“触手可及”——到2015年验收时,全区各街道文化设施建设将实现“三个一”,即拥有一个文化站、一个街道图书馆、一批文化广场;各社区文化建设将达到“三个全覆盖”,即公共电子阅览室全覆盖、2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文化活动室全覆盖、社区图书馆(室)全覆盖,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基本性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