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青岛,海风涤荡,碧浪扬帆。青岛对海洋的不懈探索,获得了中央层面的强力支持: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这片陆域面积约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的地方成为第9个国家级新区。
“开放是这座城市最大的优势和禀赋之一”,这是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的青岛不仅有了开放的梦想,更有了开放的政策。西海岸新区为何能晋升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对青岛的未来将有怎样的影响?
海洋战略的绝佳“试验田”
西海岸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后,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黄岛区委书记王建祥“从来没感到肩上的担子这么重”。来不及表达喜悦的心情,马上继续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迈向海洋,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对深度调整海洋经济结构、带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为什么将探索蓝色经济的重任交给青岛?作为全国著名的海洋科学城,青岛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7个国家级海洋科教机构以及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科考船等一批国字号海洋基础科研平台。这里是“蛟龙号”梦想起航的地方,也承载着国家的蓝色梦想。“科学号”海洋考察船把青岛作为母港,就停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海西湾。当前,青岛涉海专业两院院士19人,占全国的69%,高级海洋专业人才约占全国同类人才的30%,承担了“十五”以来国家“863”、“973”计划中海洋科研项目的55%和91%。
西海岸无疑有着发展海洋经济的天然优势。晋升国家级新区后,西海岸又有何打算?
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定位为“四区一基地”:“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将发挥和放大青岛海洋科研和产业基础优势,打造海洋经济升级版;“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重点发展船舶配套、电子信息装备、航空、卫星通讯等军民结合产业;“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重点依托青岛保税港区、中德生态园、中日韩创新产业园等国际化园区,在海洋产业合作、跨国交通物流等方面先行先试,构筑我国参与全球海洋开发合作的示范平台;“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重点开展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立陆海统筹一体化发展机制;“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将依托前湾港、董家口港和古镇口港,建设国家陆基综合保障体系,打造以深海探测为导向的国家深远海开发重大创新平台和推动深海探测开发装备产业基地。
“西海岸新区的发展愿景就是: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蓝色跨越、建设美丽新区。”王建祥表示,到2020年,青岛西海岸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左右,人口规模280万,推动青岛成为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国家级新区意味着沉甸甸的使命,即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按照批复精神,西海岸新区要服务于青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定位,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为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中国正在深入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命题,青岛地处“一带一路”延伸交汇处,具有扩大开放的独特优势。青岛承担着全面实施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和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转型发展,为沿海开放的青岛西海岸创造了新的开放和发展的历史机遇。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获批,是基于青岛的城市综合优势,怎样放大和用好优势,深化改革开放,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要好好考虑的问题。”青岛市市长张新起指出。
坐拥国家级新区这一重大改革机遇,如何更好地加以利用,率先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始寻找答案。
“行政区大部制,功能区扁平化……”日前,西海岸新区下发文件,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减少行政管理层级,形成全域统筹的发展格局。西海岸新区通过简政赋权,激发功能区的发展活力,将法律法规允许委托管理、有利于高效、符合功能区功能定位的管理权限,交给功能区管理机构。
开放型经济的开拓者
中国首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在这里投产,首根国产大型船用曲轴从这里诞生,中国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从这里驶向深蓝……在西海岸,崛起的一个个世界领先的产业,为青岛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
国家级新区成就西海岸的海洋梦与开放梦。西海岸是青岛驶向世界的强大引擎。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前湾港和董家口港,总吞吐能力超过7亿吨,已经连接起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同时辐射到沿黄流域九省一市,形成了远近洋航线兼备、干支线配套的全球性网络。
在对外开放方面,西海岸既有天然优势,也有后天努力。作为在中德两国政府首脑直接推动下设立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中德生态园规划、建设均引入了德国先进理念和技术标准,着力打造成为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态园区、促进产业转型的示范园区、推动研发创新的智慧园区、引领绿色生活的宜居园区、实现持续发展的活力园区、展示生态文明的未来园区。此外,伴随着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不断推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占地各10平方公里的中日、中韩创新产业园已经启动建设。
“西海岸经济新区是青岛扩大对外开放的更广阔平台,在青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营商环境以及投资便利化上都会有更多的创新和更好的发展。”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表示。
开放型经济平台的搭建为西海岸经济发展带来了蝶变。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家电、石化、汽车、机械制造等六大腹地产业集群不断升级,多个投资超百亿的项目纷纷来此落户。2013年,西海岸地区生产总值2124亿元,占青岛市的25.5%;西海岸合同利用外资24.8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71亿美元;外贸进出口133.55亿美元,其中出口76.55亿美元。
依其优势,西海岸正培育建设“现代物流、钢铁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园区,将逐步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通过承载起港口作业、物流配送、生产资料仓储、交易市场、保税、后续金融等一系列功能,西海岸将实现港口功能的提升,港口能量的放大,带动目前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家电、石化、汽车、机械制造等六大腹地产业集群的升级。LNG、北方水产品交易中心、摩科瑞原油及通用码头、华能集团热电联产等投资超百亿的项目纷纷在此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