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首都综治委的整体部署,从本月开始,85万名反恐志愿者每天走上街头。志愿者中既有公务员、社区干部群众、老党员、老公安、老法官,也有各行各业干部职工,组织动员领域覆盖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形成了全民反恐防暴的平安网络。
乘务安全员逢包注意
本报记者登上4路公交车,只见正对着车门的位置有一个小伙子,穿着蓝色工装,手臂上的袖章上印着“乘务安全员”几个字。安全员一边引导乘客往后走,一边不停地扫视着乘客的行李。“逢包注意,可疑必问,违禁拒乘,视情报警。这是我们的16字方针。”安全员告诉记者,“对于大包裹,我们一般会问是什么,像酒类物品是不能带上车的。”
据了解,在公交线路上,第二批1000名乘务安全员于6月中旬登上中心区15条线路的公交车。同时,公交集团还增加了866名专职警卫、守护人员,提升场站的看护水平。
治安巡逻员遍布街巷
位于东城区北河沿大街的景山街道钟鼓社区,如今只要沿着北河旁的大街走一趟就会看到,每隔百米,就有两位身穿蓝色短袖、臂戴标志袖章的大爷、大妈在巡逻。
据景山街道办事处综治办负责人介绍,自5月25日开始,应市里要求,景山街道派出1200多位志愿者在街上巡逻,并设置了96个固定岗位重点执勤。
钟鼓社区党委书记刘美英告诉记者,仅该社区就设有固定执勤岗8个,志愿者巡逻员六七十名。“这些志愿者都是退休在家的大爷、大妈,年龄最大的70多岁。”
北京市志愿者队伍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流动人口、大学生、在职党员干部等新生力量不断充实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目前,高中以上学历的志愿者达60.6万,占比超七成。
截至目前,北京市平安社区达到2146个,占社区总数的76%,可防性案件零发案社区为1655个,占社区总数的58%。
10万反恐信息员保平安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朝阳区红庙、团结湖、呼家楼路口的修鞋匠们、菜贩卖主们,如今有了一个新任务——有偿收集各种社会治安信息。
目前,北京市社区(村)依托综治工作站,街乡镇依托综治维稳中心,区县依托政法委反恐维稳情报信息中心,北京市市级依托政法综治信息中心,形成了四级社会面维稳信息工作网络。
与此同时,以社区(村)的书记和治保主任为骨干,以楼门院长、中心户长为中坚力量,以广大巡防员、流管员、平安志愿者为基础,建立起了一支近10万人、覆盖北京市的安全稳定信息员队伍,成为涉恐涉暴情报信息收集的重要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