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6月14日 星期六

“淹没”跟“湮没”的不同用法(语文信箱)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6月14日   第 06 版)

杜老师:

  我写文章的时候,有时不知该用“淹没”还是该用“湮没”,请您说说这两个词语的不同。谢谢!

  吉林读者 白长虹

  

白长虹:

  “淹没”表示“大水等漫过,浸没。”例如:

  (1)河里的水猛涨,村东的小石桥被淹没了。

  (2)自打上游修建水库之后,肆虐的洪水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淹没农田和村庄了。

  “淹没”也用来指泥沙或声音等盖过。例如:

  (3)泥石流淹没了山脚下的小车站。

  (4)经过若干年的努力,这里已经实现了“人进沙退”,过去狂风之后,黄沙淹没铁路的景象再也看不见了。

  (5)热烈的掌声淹没了他的讲话。

  (6)他说了没几句,下面的话就被哄笑声淹没了。

  “湮没”的意思是“埋没”,用于人或事物。例如:

  (7)当时的活跃人物名噪一时,到了今天,大都湮没不闻了。

  (8)“文革”时代被看作轰轰烈烈的大事,许多如今已湮没无闻了。

  (9)这一时期的诗人太多了,有些名声较小的,其诗作似乎湮没不存了。

  从上面举的例子可以看出两个词语的不同用法。“淹没”表示大水等漫过或浸没,也比喻性地表示声音等的“盖过”。“湮没”则主要用来表示人的名声或事迹的埋没或者事物的埋没。从常见用例看,用来指文化领域的人或事多些。

  柳青的长篇小说《铜墙铁壁》第17章中有“各种炮火的声音混杂成一片,淹没了步枪声”一句,其中的“淹没”不宜改为“湮没”,而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写的“但没有人请他作自传赚钱,所以姓氏也就湮没了”一句中,“湮没”不宜改为“淹没”。

  另外,“淹没”在口语中、书面语中都常说,而“湮没”有书面语色彩,多用在书面上。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

如何携带和邮寄药品出入境
将军大使“岗前培训”回顾 (一)(礼仪漫谈)
信息速递
“淹没”跟“湮没”的不同用法(语文信箱)
期数:318 责编:张燕萍 汪灵犀 电话:8610—65369316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