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6月13日 星期五

学中华才艺 促汉语学习(点点滴滴)

刘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6月13日   第 14 版)

  一年一度的“汉语桥”中文比赛正在世界各地孔子学院/课堂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汉语桥”这项由国家汉办主办的大型国际汉语比赛项目,包括“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和“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3项比赛。尽管3项比赛的参赛对象不同,但比赛考核内容中都包括中国文化技能展示的内容。

  我们知道,孔子学院的功能并不局限于教授汉语。通过中国文化技能的展示和教授,以多种形式传播中华文化,吸引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学习中文,这才是孔子学院的宗旨。为此,对外汉语教师除了必备中文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些中国文化技能。我曾经问一位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您最需要什么样的老师?”他回答说:“最好是‘多面手’,掌握一定的中华才艺技能,这样便于到岗后快速打开局面。”他说,外国人对于中华才艺十分好奇和着迷,比如中国书法、绘画、乐器、武术、剪纸、皮影、舞蹈等,许多人正是因为对某种中华才艺感兴趣,才走进孔子学院学习中文的。

  据悉,近年来,国家汉办在选拔和培训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时,也考虑到这一点。除了汉语专业知识外,对于外派汉语老师掌握中华才艺的情况也有相关的要求。正是因为有一批不仅能够教授汉语,还能够教授中国文化技能的老师活跃在孔子学院/课堂上,我们才能在“汉语桥”的舞台上,看到那么多外国人,在展示着那么出色的中华才艺本领。穿上唐装,拿起毛笔,那一招一式、一笔一画颇得真传,令人赞叹。

  遗憾的是,当今的中国人似乎对中华才艺感兴趣的不多。不要说掌握,即使是了解也很有限。据我所知,许多要参加对外汉语教师选拔的年轻人,为了考核通过而临时抱佛脚。“艺到用时方恨少”,任何一项中国文化技能都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多年的学习和练习。既然立志投身于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就需要从长计议,多长本领,尽早开始了解和学习一些中华才艺本领,别“现上轿,现扎耳朵眼”。

有个“汉语角”
微信圈子的方言段子勾起乡愁的思念“溜酸”
当个中文翻译,挺好!
我的中国梦源于我的爱
学中华才艺 促汉语学习(点点滴滴)
责编:刘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