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6月13日 星期五

反抄袭软件是否该开放(一桌一椅一世界)

张悦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6月13日   第 06 版)

  最近,一个软件是否应向学生开放在英国高校间引起了讨论。这个软件就是检测作品是否有抄袭行为的“Turnitin”,绝大部分英国高校都是这个软件的客户。学生在网上提交的论文都会被这个软件筛查,但并非文章一旦被软件警示为有高文义相似率,就被断定为剽窃。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会通过人工查看文献标注情况来判断其作者抄袭与否。

  英国大学对抄袭都采取一致的零容忍态度,但高校对于“应该”如何用这款软件却分成了两大派:一部分大学将这个软件内嵌于在线提交系统中,而不对学生开放。比如在我的学校,这个软件如同黑匣子,学生不知系统检查的具体结果,他们能做到的只是好自为之,尽量规范文献标注。如此一来,这个“黑匣子”对想投机取巧的学生多少是有些震慑作用的。但还有一部分大学将这个软件向学生免费开放,学生在提交论文前可以无数次地通过这个软件审查,然后根据审查结果修改论文,直到文章可以顺利通过筛查为止。

  第二种做法引来不少反对的声音。不少老师担心:这难道不会帮助学生投机取巧、躲过机器审查,让抄袭变得更隐蔽吗?但也有老师赞同:利用这个软件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明白学术中有哪些行为属抄袭以及如何标注文献才算充分。在这点上我很有体会。

  我有一个学生,今年读大一。他是个喜欢动脑子,敢于和教科书“叫板”的学生,而且一般“叫板”得都颇在“点”上。我一直觉得他是个拿优等学位的苗子,但他的第一次期中论文却让我大跌眼镜:系统显示他的文章可疑剽窃部分竟高达46%!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其中还有几段几乎毫无修饰的原文剪贴!这抄袭得也太嚣张了吧?

  找他谈话时,这个学生得知自己作文算“抄袭”后既惊讶又紧张:他从图书馆的辅导课上知道抄袭是严重的违纪,而且引用文献扭曲作者原意也会影响成绩。尤其是后一点,让英语不是母语的他有点心虚,因此,在写论文时,他才“没敢”修改原文,而直接将其复制过来。他急着向我辩解说:“但是你看,我并无抄袭之意,因为这些文章的信息我都列在参考文献里了呀!”原来他只模糊听懂了文献引用的规范,以为文末罗列即可,文中并无任何注解。虽然我愿相信其无主观抄袭的动机,但这已造成事实抄袭,学校的学术纪律委员会将对其给予论文重交并最多只能给及格分的处分。

  这个处分给这个学生当头一棒,不过好在他的大学之旅刚刚开始,一年级的成绩并不计入其学位成绩。但我认识的另一个硕士生就没有这么运气了:她没有拿到一类学位,因为她不知道仅对文献做简单的平行复述也属于抄袭。想来,如果他们有机会用反抄袭软件自测的话,这些低级错误便可及时纠正。他们既能看到原创与剽窃的界限,也能避免自己学业上的损失。从这点上看,把反抄袭软件向学生开放使用的做法和公路上常见的“前方测速”的提示牌有点类似。两者的目的都不在惩罚,而在督促个体遵守规范以降低违规的损害。

  (寄自英国) 

进入美国大学更难了?
那就成为真实的自己
反抄袭软件是否该开放(一桌一椅一世界)
少了父母絮叨 多了家乡念想(留学素描)
责编:赵晓霞 邮箱:haiwaixuez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