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至29日,本报陆续推出6个整版的《习得——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系列报道,引发社会热议和网络转载热潮。报道梳理了习近平同志在历年讲话和文稿中引用的近80条古典名句,分为修身、为学、民本、官德、治理、天下六个篇章,并作了适当解析。既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传递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考和智慧,是一种创新,也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
不做新闻传播的“懒汉”
从去年开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新常态”,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海外版同样承担着学习和传播的任务,尤其是在对外传播中,怎样将讲话中蕴含的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以更生动的形式向世界表达出来,是个新课题。
我们自然不能做报道上的“懒汉”,仅仅满足于把新闻通稿堆上版面。所以,要抓有特色的切入口。
编辑部的几个年轻人在学习中发现,总书记很重视传统文化,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多有论述。同时,他本人也很喜欢在讲话和文稿中引用古典名句,或是信手拈来,画龙点睛;或是妙语连珠,一气呵成。
于是,系统整理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的点子就这样浮现。既能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表达新一届中央对中国发展改革的思考。
这个系列的报道的“取名”颇费脑筋,最后定了“习得”二字。一是取其本义,从学习中获取知识与智慧;二是双关,习近平的引用所得。
遍查网络,做“习得”这类报道的尚无来者,“是个报道空白!”这让我们一下子兴奋起来。我们赶紧将策划方案汇报了海外版领导,得到了肯定和支持。
把时政报道做出文化味
找到一个好点子,还要趁热打铁。正如总书记引用过的那句话,“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因此,我们花了半个多月时间,梳理习近平同志的历年讲话和文稿(包括将他在福建、浙江任职时期公开出版的三本著作《摆脱贫困》、《之江新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初步整理出了100余条引用。
我们发现,总书记的引用非常广博。从常见的典籍如《论语》、《孟子》,到生僻的如《亢仓子》、《中说》等。这么多条目,如何归类呢?
我们想,既然是古典名句,那就将文化味进行到底。《礼记·大学》中有对人格完善进阶的描述:“修齐治平”。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格境界的描述如同层层涟漪一般,由小及大,由内及外,从修身进德到化成天下。所以,我们将这些引用归类为六类:修身、为学、民本、官德、治理、天下。从修身开始,以天下结尾。
分类定了,接下来就要做注解工作。我们要整理出这些引用的典出、前后原文,同时进行适当的解说。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和提高。为了做到准确,我们还需要借助更权威的工具书,如《古汉语字典》、《四库全书总目》、《故训汇纂》等。
在这期间,我们基本没了中午休息时间,常常是就着盒饭在讨论进展和思路。下班后,继续讨论,继续整理,常常干到深夜。虽然辛苦,但很多新点子也是不断的头脑风暴中偶然所得。
至于版式,要有整体的视觉呈现,要文雅、要精致。因此,我们从100多条引用中精选出了近80条,每篇13条,每个版配上一篇七八百字的总括文章,点明要义,争取每个版的文字在5000字上下。在视觉上,我们用了毛笔手书的“习得”二字,配上鲜红印章,采用了书卷、水墨、明月、竹石、粉墙黛瓦等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与古典名句相得益彰,给读者更美的视觉体验。
《习得》成为网络焦点
5月8日,《习得》推出第一版“修身篇”,同日,一版“望海楼”还配发了张德修总编辑撰写的评论《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智慧》,点明《习得》系列报道的政治寓意:从传统中发掘和阐发富有时代意义的思想精髓,丰富治理智慧。
报道推出后,即成为网络热点。当天有百余家网站转载,几大门户网站均在首页重要位置予以推荐。第二天,达到300余家,很多地方基层网站转载后,放在党员学习专栏里作为学习资料推介。
接下来的5篇报道,都在当天获得了广泛的转发。移动互联网上,一些微信公众账号,如人民日报、学习小组、饭局阅读、识局等主动转载。有腾讯网友评论道:“如果外国人想弄懂这些话,他们也许不得不去读读中国的古文学,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让世界知道中国的思想。主席之用意,不可谓不深远。”
《习得》系列报道还引发了外媒关注。5月16日,中国日报网摘引外媒报道《为何习近平喜欢引用古典名句》。
文章将习近平与同样喜欢引用古典文学辞藻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做了比较,认为两者“都是在借助珍贵文化传统中的荣誉感使国家在危机时刻凝聚在一起。中国并未处在战争边缘,不过习近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一直说,共产党正面临着一系列艰巨的挑战”。
《习得》系列报道是我们的一次尝试,从诸多反馈看,我们的确找对了切入点,顺应了网络传播的规律,甚至激发了市场的兴奋点。这让我们看到了创新时政报道的前景。
下一步,学习不止,《习得》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