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5月29日 星期四

青岛:自贸区战略里的淘金者

潘旭涛 赵 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5月29日   第 02 版)

  青岛夜景

  青岛市商务局举办自由贸易协定系列知识讲座现场

  青岛城市风光

  青岛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

  5月中旬在青岛召开的2014年APEC贸易部长会议,让自贸区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会议同意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制订《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为推进亚太自贸区进程提供指引。

  对中国而言,自贸区意义非同寻常。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有关专家指出,自贸区以开放倒逼改革,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

  作为今年APEC贸易部长会议的承办城市,青岛能否近水楼台,获得自贸区发展的启发?能否在国家自贸区战略中占有一席之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培训企业自贸协定知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当前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掌握信息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国家通过签署自贸协定,为企业争取到了非常宝贵的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的优惠政策。如何让我们的外经贸企业及时了解并充分使用好这些政策机遇,是当前青岛外经贸工作为企业服务的重要措施。”青岛市副市长刘明君表示。

  从2013年8月起,青岛市商务局启动了国家自贸区战略机遇系列讲座,我国目前已经签署的12个自贸协定全部列入了讲座计划表。

  目前,系列讲座共举办六期,先后邀请了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中国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等专家教授以及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陈星、国际司副司长孙元江等商务部主管司局领导或参加自贸区谈判的业务处长担任主讲人,分别就全球自贸区发展趋势及应对、我国自贸区建设总体情况及对策建议、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及影响、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解读、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瑞士自贸区等进行深入讲解。青岛市各外经贸企业以及市各有关部门、基层商务部门的负责人累计千余人次参加了讲座。

  “专家们的讲解特别务实,深入浅出地把政策讲透、讲好。有这么多专家为企业点拨,企业的发展就有底气。”一家连续参加四期讲座的企业代表感慨,对于这样的机会,他们格外珍惜。

  青岛东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经理张存才则表示,“东南亚国家人口多、市场潜力大,企业积极走出去投资建厂,扩大销售网络,像中国与东盟自贸协定等涵盖东南亚国家的自贸政策解读,企业很需要,也很感兴趣”。

  其实,讲座不仅是上情下达的一座桥梁,也是下情上传的一处通道。

  在今年5月9日举办的“国家自贸区战略暨中国—东盟自贸区”讲座中,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孙元江务实的讲解让与会者记忆犹新:“我是一个自贸协定谈判代表,最希望知道的是我们的企业在国外都遇到哪些困境、哪些障碍,你们把这些资料反映到当地商务局,当地商务局再反映上来,这都是我们的谈判内容。”

  制度创新推进自贸港区申报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今年2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今年将重点开展中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5月7日—9日中韩自贸区第十一轮谈判非正式磋商会在青岛举行。中日韩自贸区也已举行了第四轮谈判。

  有关专家认为,具备面向日韩地缘、商缘和人缘的先天优势,中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历史机遇,加上青岛力争自贸港区建设的后天努力,青岛希望成为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沿城市。

  据悉,青岛自由贸易港区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目前青岛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园区建设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我们将突出面向日韩,探索推进制度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表示。

  为建成自贸港区,青岛进行了四项创新。

  一是服务贸易开放机制创新。青岛结合财富管理金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研究推动在金融、保险、证券、物流等领域的开放试点政策,探索建设区域性韩元和日元结算中心,定位面向日韩的离岸金融中心。

  二是转口贸易发展机制创新。青岛加快实施“多区港联动”战略,依托前湾保税港区功能优势,研究适时把保税港区三期封关区域调整到董家口区域,作为青岛保税港区的核心功能区,推动保税仓储转口贸易转型升级,建设国际转口贸易基地。

  统计资料显示,作为全国重要的贸易口岸城市,青岛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棉花、原油进口口岸,2013年青岛口岸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500亿美元,青岛港的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在世界居第7位。在青岛的服务贸易中,转口贸易占80%。

  三是加工贸易转型发展创新。青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西海岸出口加工区逐步转型为面向日韩的“进出口加工区”,扩大“进口加工”国内紧缺的原材料、高科技装备和电子基础产品。

  四是推进综合监管模式创新。青岛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行业信息跟踪、监管和归集的综合性评估机制,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实现高效监管。

  借自贸区战略实现外贸转型

  对外开放一直是青岛的最大特色和方向所在。改革开放30年发展实践表明,青岛经济每一次的腾飞与跨越都与开放机遇密不可分。

  当前,青岛正在抢抓国家自贸区战略机遇,增强青岛对全球资源要素、城市开放要素的聚集、服务和辐射能力,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2013年9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若干意见》。青岛市商务局则于2013年7月成立了自贸区战略课题研究小组,把自贸区战略机遇作为新时期对外开放商务工作的重要突破口进行研究和推动。

  自贸区战略这座桥,一头连接着“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诱人蛋糕,另一头连接“推动双向投资贸易合作”的发展红利,助力青岛开放战略迈向纵深。

  数字和实例表明,这一战略正在发挥作用。

  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区,青岛以贸易与投资推动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全面开拓东盟国家市场,在更宽领域实现互利共赢。今年以来,东盟在青岛新增投资项目7个,合同外资10265万美元,实际到账11779万美元。青岛嘉里植物油、万邦集团大亚物流、青岛第一百盛等是东盟成员国——新加坡在青投资项目。

  借助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等大平台,青岛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往来卓有成效。2013年,青岛与新西兰贸易总额3.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4.8%;与秘鲁贸易总额2.2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9%。

  今后,运用中国已签署的自贸区的低关税优惠安排以及贸易便利化措施,青岛将把重点放在开拓东盟、南亚、中东、拉美、非洲及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巩固日韩等传统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青岛还将借力《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合作,巩固和扩大在电子通讯、信息软件、高新技术以及总部经济、金融、法律会计、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务实合作。目前,青岛正在积极推进商务部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在青岛设立海洋经济合作委员会。

青岛:自贸区战略里的淘金者
中国加速编织自贸区网络(声音)
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第一个自贸协定(自贸区专题讲座①)
资讯速递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