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5月20日 星期二

秀秀云岭“水科技”

熊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5月20日   第 02 版)

  张维麟画

  云南的水科技起步早,从滇池治理拉开帷幕;水科技成果多,工业农业社会发展面面俱到;水科技领域广,从技术到应用门类齐全。面对水资源缺乏、时空分布不均、水生态环境脆弱、水防污治污任务重等现实。从“十一五”到“十二五”,云南在水研发、水治理、水应用等方面的成绩可圈可点。如今,这些与云南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科技,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水研发 成果奠定应用基础

  今年春天,滇池的碧水让住在周边的人们感觉不太一样了。“水清了,没有异味,小鱼小虾也明显增多。”当人们感叹滇池的改变时,往往不会忘记滇池治理10年的成效。但人们所不知道的是,以滇池治理为开端,云南获得的一系列水科技成果已推而广之,使众多高原湖泊受益。

  多年来,云南在滇池水污染防治中累计投入科技经费2亿多元,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特别是进入“十一五”后,云南省科技厅和国家科技部围绕滇池治理6大工程,立项实施了“滇池南岸自然湿地建设示范”、“入湖河道水生生态修复技术应用工程示范”、“滇池水葫芦富集氮磷与资源化利用研究与示范”、“滇池入湖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与工程示范”等一批重大项目,修复建设环湖生态示范区近3000亩,突破近100项关键核心技术,获得了50余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或受理,开发成功了2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 这些成果的获得,不仅为滇池治污提供了响当当的“水科技”,也为其他高原湖泊的治理提供了相关思路和技术。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研发平台形成,一大批水科技企业应运而生,成功助推了云南水产业的发展。

  水治理 高原湖泊“洗脸”变身

  阳宗海的水污染让人一度忧心高原湖泊出路何在。但一项成熟水科技的运用,却让湖泊水体不久就解除了“病灶”。通过实施阳宗海水体除砷科技计划项目等综合治理措施,当年,阳宗海湖泊水体砷浓度下降约15%。

  “洱海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示范”、“杞麓湖南岸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等一批党政一把手科技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让这些伤痕累累的湖泊开始原貌回归。

  从“六五”开始的水污染防治科技工作,历经数十载后终于开始发力。内陆高原湖泊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高原湖泊面源污染控制与削减技术、重化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质智能监控技术……从2008年起,云南省科技厅与国家基金委联合投入超过1700万元支持9个重点项目,围绕滇池营养化、高原湖泊湿地湖滨带、云南湖泊环境影响及驱动机制等方向开展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为云南高原湖泊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技支持。如今,高原湖泊的污染治理在这些水科技的助力下已渐入佳境。

  水应用 “智能解渴”不再是梦

  持续数年的干旱让大半个云南喊渴,而伴随干旱而生的节水用水新科技,又给人们带来福音。

  2012年4月,是新平县老厂乡和新化乡上万群众的喜庆日子。由云南省科技厅和昆钢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的抗旱保民生管道高扬程输水关键技术研发及应急示范工程竣工。利用铁精矿管道输送技术架设的115公里输水管道,解决了88个村民小组,2251户10234名群众,2982头大牲畜饮水的生产生活用水。这项有益尝试,让云南省科技厅厅长龙江萌生出了“智能水网”解水困的思路,下一步,利用现有成熟技术远距离取水或不再是梦。

  一边是涵洞中丰富的水,一边是山上坡地中龟裂的土地。科技工作者开始想办法,如何才能把活水引到需求之地。依靠光伏取水技术,多个旱区有水但取水困难的点得以解决用水难题。2010年以来,云南省科技厅将“光伏取水示范工程”作为水科技产业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加以组织实施。至2014年3月,通过科技经费引导,已在昆明、曲靖等8个州(市)组织实施了49项太阳能光伏取水示范工程,累计解决了81168人、30729头大牲畜饮水及24869亩田地的灌溉用水问题。

“一带一路” 南博会新亮点
南博会 撬动区域合作杠杆
瑞丽航空公司首航
首座桥梁对接
喜赶“泰国集”
小语种 大文章
秀秀云岭“水科技”
责编:孙懿 邮箱:rmrbhwb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