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本报焦点关注版文章《中央纪委反腐时间感很强》,引起了舆论热议,短时间内,数百家海内外网站转载,新华网、人民网、主要商业门户网站都将此文放在显要位置,并在移动客户端广为传播。文章中总结的“周一拍‘苍蝇’,周末打‘老虎’”反腐时间规律,成为人们看待中纪委反腐决心的一个全新视角。
如何解读中纪委反腐?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纪委的举动屡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中纪委网站每月甚至每周通报的“四风”问题,还是其首先曝光的落马高官,总能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人们在这些举动中看到中央反腐和净化风气的决心,也在这些持续的行动中,增强对于反腐和反“四风”的信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于这些话题一直保持着关注,并不断提供角度新颖的解读。临近“五一”的一个月,中纪委网站开始每周一公布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指名道姓点出问题,引起了较大反响,并被人们称作“周一见”。
张德修总编辑敏锐地觉察到,这个“周一见”是中纪委反“四风”的一种新方式,频率比之前的一月一报更快,而且指名道姓,于是他安排记者对此进行报道。
接到任务后,我一开始计划,到“五一”假期对中纪委的通报时进行总结,看被通报的官员都来自哪里,有哪些特点,是什么级别的官员以及主要犯的是什么事等,通过统计和归类,主要展现其地域特点。在图解新闻越来越风行的今天,这种数据归纳通常会很“有料”。
就在采访和写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时,来自媒体同行的报道打乱了我的计划,有几家媒体对通报的719起案件进行了总结,将故事整合成了数字,基本与我的预想一致。
作为一家以创新取胜的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不可能对其他媒体的报道视若无睹,继续推出类似的报道,而应该更换角度,更高一筹。事实也证明,解读中纪委反腐,不只有地域这一个角度可以出彩。
加急完成选题思维转换
按照本报的生产流程,我最晚需要在5月8日一早将报道完成,但直到5月7日下午,关于选题的新角度仍然没有着落。
同事陈振凯帮了我很大的忙,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时政记者,他提到之前中纪委通报的几个落马官员都是在周五公布的,而“时间是有信息量的”,他建议我从时间的角度重新思考选题。
寥寥数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为如果既有“周一见”,也有“周五见”,那就说明中纪委的工作安排有着很强的时间性。最后经过统计发现,近一半的落马省部级官员,都是周末公布的。
选题有了新思路已是夜里,此时只能补充采访专家,好在平时与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的教授们联系较多,彼此之间比较熟悉,紧要时可以厚着脸皮打扰之。专家们长期关注反腐话题,对于这个时间安排并不陌生,但他们也认为,这是个比较新的角度。
“有米之炊”不难做,只是这个以时间为角度的选题写起来比较耗时间,而且这种严肃的时政话题绝不容出错,必须挨个事实核对。就这样,在办公室里待了一个通宵之后,第二天早上7点多,我把初稿发给了值班主任和编辑。
编辑潘旭涛看到选题后也认为这个新思路不错,并匠心独运地选用了一个时钟表盘,将主文放在表盘中,寓意中纪委的反腐“时间感很强”,而时钟上的三根指针,也恰好将文章割成三个板块。同事申孟哲为文章配的评论,对“周一见”这个新颖的现象本身进行了剖析,并得出结论:“作风问题从来无小事”。
新颖视角引发舆论热议
5月9日,此文见报后,迅速引发了舆论的反响。
在传统网站上,截止到当天上午10时,网络转载量达到了196家,包括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易、搜狐等大的新闻或门户网站,文章被置于醒目位置。文章甚至还被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外媒的网站转载到醒目位置。
在移动客户端上,当天的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头条推送了这篇文章,几个影响力较大的微信公号同样将这篇文章放在显要位置推送。在ZAKER等几个主要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上,这篇文章也被顶到了头条热点位置。
网友们热情参与了讨论。仅在搜狐网,就有13382人参与,252条评论,大都通过留言表达对于反腐的支持和期待。网友“倾心燃放暖”说,“打得好,想加快中国建设改革,必须要打掉这些阻力”,网友“炯炯有神1480”则建议,“惩治腐败,要法制化、常态化”。
一位网友在看完文章后总结道,“一伺周末,震慑贪魔,清廉正气,溢满全国。”
对于此类时政话题的解读,《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直重视创新,透过现象看趋势,而不是停留在对于事件本身的描述上,所以能为读者提供比较新颖的视角和深度的剖析。
从读者的反馈来看,他们爱看这类文章。我觉得,之所以此文受欢迎,是因为根据事实,挖掘出了一个之前大多数人没考虑过的维度,找到了一种有解释力的视角。
当然,这样的视角不是每天都能找到,但本报记者每天都在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