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5月09日 星期五

非常好声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5月09日   第 10 版)

    ●如何认识并讲述中国?作为一名中国作家,我们大多数人的表述是出于一种写作的惯性。但是,当我们要立足于误解的消弭和文化的国际传播,我们要反问自己,是否做到了跳出来、站得更高一点?

    ——作家徐则臣认为。

    ●电影也罢,小说也罢,总是以故事吸引人。但多少电影导演却不屑于把讲好一个故事当作拍片的基本功。在故事以外玩艺术形式感,玩导演自我意念,中国电影必衰亡。一部电影作品连故事都没讲好,还让观众从中去看什么“其它”?

    ——陆天明谈电影讲好故事的重要性。

    ●一个小说家要觉得自己是大师了,也基本就完了。一定要有普通人的感情,这才会了解别人的感情,你作为一个成功者,就根本不能理解别人,你只能了解一个虚幻的人,这个毫无价值。

    ——作家格非认为。

    ●艺术电影不能止于电影节,必须走向市场,启发观众。稳定的排片、固定的影院,可以让新老艺术电影观众慢慢回来。

    ——导演贾樟柯谈艺术电影。

    ●让孩子从小就爱上阅读,儿童文学作家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不能因为孩子爱听故事,就把一些猎奇、不够严肃的内容,甚至一些歪曲的价值观传递给他们。因为我们是在培养孩子作为一个未来人的心灵的底色,而这个底色应该是明亮的。

    ——儿童文学家汤素兰认为。

    ●一个作家真正的视野是永远盯着自己,盯着自己的文化,盯着自己的生活,因为那个是文学需要表达的东西。如果一个作家说他具有“世界文学视野”,这个作家是不成立的,也是危险的。

    ——毕飞宇认为作家不必过多追求“国际视野”。

    ●这个时代,写诗是一种自我牺牲。诗歌被揶揄,是因为人们用实用的眼光来看诗,一切事物的价值都以货币估量。长期的‘不学诗’,因此‘无以言’了,现在对诗的攻击都来自‘不学诗’者。但新诗一直在发展,在丰富,在深厚。

    ——诗人于坚谈新诗发展。

    ●好的作家首先是一名好的读者,学会阅读和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

    ——作家阎连科认为。

    ●从竹简、丝帛、纸张到电子荧屏,无论介质如何变化,只要写作者能够密切剖析人类命运和阐释人性的奥秘,只要写作者能够继续深刻地揭示人的命运和人性的本质,无论网络泡沫如何喧腾,文学就会永远保持着尊严与高贵。

    ——作家辛夷坞认为。

    ●面对市场,今天的文学少了一点骨气和抱负。文学的本义是引领和提升,而不是迎合屈就。文学要有勇气引导市场,引导消费。时代的美学风尚不能只是市场消极选择的结果,而应该是文学创造的结果。我们应该用精神的力量创造文学的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谈文学与市场。

    ●在这个时代做一个阅读者,如果没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一定的阅读基础,真的会眼花缭乱,所以要把底子打好,底子好了就可以区别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

    ——周国平谈阅读。

    (张  彬辑) 

汤一介的《儒藏》春秋
非常好声音
章开沅 请辞的资深教授(热点人物)
责编:刘 泉 邮箱:mingliuzhouk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