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5月08日 星期四

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传统营养(望海楼)

张德修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5月08日   第 01 版)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伟大的变革,中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两句话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全新的提法,也是中国在过去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面向未来提出的一个崭新目标和艰巨任务。我们没有任何现成的样板可以照搬,只能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中,汲取养分,推陈出新。

    中国有着悠久的国家治理历史和经验,世界各国也发展出了各类不同的政治运作模式,怎么择其精要,为我所用?首要还是要解决取舍标准的问题。

    习近平同志讲:“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这句话里,实际上提出了三种标准——

    一是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这是“中国性”。中国发展到今天,是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尽管在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沦为半殖民地的屈辱史,有过激烈的革命斗争史,但是作为“中国”的根骨没有变。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是“时代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代中国的国情,也决定了对发展道路和发展阶段的认识,决定了改进和完善治理体系的阶段性目标。

    三是要看这个国家的人民,这是“人民性”。改革的最终目的还是增进人民福祉,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这也是检验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的根本标准。

    而这三个标准中,如何对待中国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近代以来一直聚讼纷纭。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近代列强环伺、积贫积弱的国际国内环境,曾经激发出强烈的反传统运动。像“五四”前贤,很大一部分人的学问涵养于传统文化,却站出来激烈反对传统,想把中国从五千年历史中拔擢出来,断灭过去。这固然是为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而造势,有其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其矫枉过正的姿态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了后来者,甚至将传统等同于封建糟粕,避之唯恐不及。

    时过境迁,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中国人也渐渐找回了自信。人们意识到,真正的改革发展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继承中的发展,改革中的扬弃。在这个意义上,五千年中华文明史、170多年中国近代史、90年革命建设史都有一个连贯的历史逻辑,中国文化也是在不断变革中孕育着新生。同样,未来中国的治理现代化探索,也应是这个历史逻辑的发展和延续。

    从这个历史大视野看,中国传统中蕴含的思想和实践精华完全可以在新形势下得到汲取和提升。比如“修齐治平”的人格成就途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以人为本的民本政治观,与邻为善的世界观等等,习近平同志在讲话和文稿中也多次征引。这些潜藏在各类典籍中的智慧,依然常读常新,而且能给我们新的启迪,值得珍视、慎思。其中富有时代意义的思想精髓,更值得我们发掘和阐发,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具有当代价值,从而丰富我们的治理智慧。

“北斗差分”定位一米之内
两岸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
南京青奥会倒计时100天
李克强同乔纳森会谈
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启用
尼铁路项目花落中国铁建
“徽文化”倾倒巴黎
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传统营养(望海楼)
本报推出“习得”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