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5月02日 星期五

试点实施“主场规则” 监管能力面临考验

沪港通倒逼证券制度补漏洞(市场观察)

本报记者 宦 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5月02日   第 02 版)

  日前,上交所和港交所分别发布了沪港通相关实施细则,标志着沪港通进入实质性的技术开发时段。专家表示,内地A股市场存在制度不完善、过度包装等一系列问题,投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沪港通连接香港和内地市场之后,有利于弥补内地资本市场的不足,倒逼监管框架的完善。

           

  专款专用未来逐步扩容

  此次发布的《细则》明确了沪港通业务中投资者的投资范围。在资金控制方面,沪港通执行的是“专款专用”方式,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对此表示,资金来往内地及香港市场将严格封闭,投资者或机构先换成对方货币,卖出股票后也只能取回现金,不能进行任何其他投资。

  此外,为了保证沪港两市不出现大的波动,目前对于沪港通业务的额度控制仍有一定上限,总额度分别为沪股通3000亿元、港股通2500亿元,且限定每日额度分别为130亿元、105亿元,均按买入、卖出抵消之后的净轧差计算,在当日满额的情况下停买不停卖。

  “沪港两市交易奉行‘本地原则为主,主场规则优先’的原则,在哪个市场进行的交易,就使用哪个市场的规则,例如交收日期,双方利益、权利、义务高度对称,全部收入均分。目前这个初始额度的设置只是一个大的判断,不希望市场短期内过度亢奋。未来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逐步‘扩容’。”李小加表示。

  50万门槛需通过测试

  尽管港股通引起了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极大的兴趣,但目前看,该投资门槛的设置并不低。此次发布的《细则》也重申了此前香港证监会对港股通个人投资者限定的门槛,即“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同时还增加了一个细节要求,即相关个人投资者需要具备“港股通股票交易和外汇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通过本所会员测试”。专家指出,沪港通相对偏高的投资门槛可能会将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排除在外,或许最终还是会成为机构投资者套利的工具。

  大同证券高级投资顾问付永翀对此分析称:“资金对于投资者来说确实是个问题。一方面,香港证监会对参与港股通的个人投资者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50万元为门槛,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个人兑换外币有限额,且在交易完成后,汇率波动对结算公司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证券公司如何与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对接,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按照目前《细则》的一系列规定,北京大学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分析表示,沪港通可能会使同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股票价格出现趋同的过程,逐渐抹平价格差,因此对有H股的A股的影响可能更直接一些。

  “查漏补缺”完善监管配套

  尽管开通沪港通的一大理由是寄希望于对A股市场的提振,但是由于沪港通后A股仍实行T+1交易制度,且有每日10%的涨跌停板,相比H股T+0的交易制度能带来的利好来说显然不够具有竞争力。“在A股实行T+1和港股实施T+0的情况下,一些相应的产品在设计上就很有难度,很难推出。沪港通的推出将对A股实施T+0形成倒逼效应。”经济学家李迅雷说。

  实际上,无论对A股市场是利好还是利空,都只是短期的直观影响,沪港通试点启动最重要的意义,可能还在于沪港金融市场监管和制度的一体化,在于对内地资本市场“查漏补缺”的倒逼机制。申万证券研究所市场总监桂浩明表示,“A股市场对外开放是必然的,但是当前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还没有实现自由兑换,因此沪港通的直接操作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设置额度的话,那么就等于变相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全面开放;而如果要设置额度的话,那么就会带来一系列的管制措施。如何满足实际投资的需要,并且避免套汇逃汇现象的发生,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问题,必须要有相应的条件才行。”

  由于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配套制度不同,如果未来沪港通启动之后出现了违规交易或其他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行为,如何有效维护投资者利益仍然是需要监管部门加紧研究的问题。湘财证券分析师朱礼旭表示,“沪港通跨境监管方面,更多突出了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因此未来开闸后跨境监管无疑是最大的难点问题,投资者有可能利用两地监管差异,进行监管套利,遭受利益侵害的香港或内地投资者如果要维权起诉,可能会面临很大难题。”

内需成为稳增长“定海神针”(热点聚焦)
声音
资讯快递
房·车博览会 “五一”人气旺
沪港通倒逼证券制度补漏洞(市场观察)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