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4月29日 星期二

事关经国的大思考

——评张培忠纪实文学《海权战略》

李炳银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29日   第 07 版)

  自小,我们就在接受着中国地大物博的爱国主义教育。可是我们在向孩子教授我们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时候,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我们还有300多万的海洋领土面积。这个严重忽略海洋国土现象的存在,恰恰很突出地说明了我们对海洋和海权的忽视。

  在历史上,最初时期的陆地文明发展,曾经使我们的民族领世界风气之先,成为地球上最发达和繁荣强盛的国家。可是,伴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我们这样的优势慢慢地被消解和减弱。到了明清之际,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却不断被来自当时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及东方的日本等这样一些海盗所滋扰和欺侮,受尽了烦扰和侮辱。如今反思这些历史,似乎都同海洋意识不强、海权观念落后有关。所以,在这样的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上看,张培忠的纪实文学《海权战略——郑芝龙、郑成功海商集团记事》就显得非常具有启示引导作用,是一种在历史叙述中彰显和强调海权意识的重要读本。

  人类社会,是伴随着科技文明的脚步不断发展的。在航海技术没有被认识和掌握的时候,大陆上的土地就是人们争夺开发的主要对象。在航海技术被开发和掌握之后,再加上相互贸易的需求,海洋的地位和价值就突然被人们看重和利用,于是,海洋开始成为又一个争夺控制的对象。可惜,在我们祖先生活的年代,明太祖朱元璋明确提出,“片板不得下海”,开始海禁。到了明永乐至宣德年间,在已经有郑和庞大船队七次出海下西洋、抵达东南亚各国直到非洲的肯尼亚等地的情况下,他们似乎还是只知道结友谊,宣德威,而不懂利用海权行贸易,强国力。更可惜的是,后来虽有短暂的“隆庆开关”,但到底还是为了躲避东西方海盗的滋扰,到了明崇祯年间海上的大门竟被死死地关上了。可以说,中国明清两朝的衰退都是同海洋意识淡漠和海权观念不强有相当大的关系。

  郑芝龙、郑成功的海商集团,最初主要目标是在中国的海域和近海同西方列强争夺贸易权利利益。但是,在这样的争夺中,他们对于海洋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断加深,从而渐渐地进入经营海洋的自觉。而正是这种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海权观念,最后成就了海商集团由海盗逐步转变成国家民族英雄,在国家海洋权益和领土控制方面建立巨大功绩。《海权战略》在追逐“海商集团”起始结束的过程中,对于这些丰富生动的历史人物故事内容,给予了十分简洁清晰的勾画。像郑芝龙、郑成功这样的历史人物,过去我们总是从其收复台湾、捍卫祖国领土这样的角度理解。但这次张培忠从唤醒人们的海权观念和行动的视角再看同样的人物历史,就很有新意,很有现实的迫切性和思想理论价值。

  如今地球上还有很大很大的海洋面积是属于全球公共的领域,在这个世界经济网络已经形成、世界资源日益接近共享的时代,非常多的联系都必须通过海洋方能够实现。因此,海权不是你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和未来的大问题。如此看来,尽管有关唤醒和树立海权观念意识的书籍已经不少,可是,像张培忠这样通过文学描述的方式,对郑芝龙、郑成功海商集团的历史追踪理解,依然具有新颖的个性。当我们把有关海权的话题置于今天这个我们的领土权利、海洋权利在东海、南海,在世界不少的地方受到挑衅的时刻看,人们将会感受得更加深刻和真切。

  《海权战略》,事关民族国家的军国大事,万万不可忽略啊!

当今武侠文学能否超越金庸?(文学新观察)
五律·致雅集诗友
二零一四年四月恭王府海棠雅集绝句四首
次凯公海棠雅集诗韵
满庭芳·甲午海棠雅集
胶东的春天
事关经国的大思考
《扼住命运的咽喉》关注伤残军人
梁斌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举行
二〇一三年度《海外文摘》文学奖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