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话剧《枪声》登陆北京人艺实验剧场。编剧傅玲、导演唐烨携实力派演员史兰芽、仇晓光,以国人的视角演绎“一战”,并将救赎与宽恕的主题贯穿其中。作为北京人艺今年第一部原创小剧场话剧,《枪声》从阵容到题材都看点十足。导演唐烨说:“与以往剧本不同,该剧演员戏份都比较平均,观众可以看到剧中每个人对战争的看法,而被每一位角色打动。”
今年正值一战100周年,二战75周年,利用这个契机带领国人回顾历史、重新反思战争是导演和编剧的创作初衷。编剧傅玲说:“这是一个机遇,尽管《枪声》以一战为背景,实际上我们要讲自己心中的故事,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悟。”唐烨也表示,这部戏的时间点并非刻意选择,更多是受国人在灾难后的生活与心态启发,为此,《枪声》真正想要带给观众的主题便是从残酷的战争到温暖的人性,如何勇敢面对和反观自己。
《枪声》不仅主题与以往战争题材有所区别,构造也具有双重性,一是讲战争本身,二是通过战争映射当下人的心境。傅玲介绍说:“《枪声》通过充满历史感及严肃的创作样式来讲当下人的心境。前半部分人物围绕战争中的一声枪响给每个人造成的心理阴影,制造悬疑;最后用大部分时间来剥离和解读人们如何面对战争带来的伤痛,如何去救赎与宽恕。”
“人性”与“救赎”是剧中力求表达的关键词。无论是编剧下大力气五易其稿,还是编剧、导演和演员默契的“三度创作”,都是为了深刻地展现每个人的战争观。出演剧中唯一“反派”的演员仇晓光感触颇深,他说:“德国军人也好,父亲也好,从杀戮回到日常,已不是正常的人。战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苦难,让每个人都背负着十字架。”而出演母亲一角的史兰芽,从挣扎到接受儿子上战场,从得知儿子被他好友杀害再到宽恕,经历了特殊的心路历程。史兰芽说:“在宽恕与爱中升华自己,演完对自己的心灵都是一种洗礼。”唐烨则谈到,亲情、友情、爱情在剧中化解为大爱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完成救赎,也能跨越生死、跨越民族。
北京人艺小剧场制作人制实行四年以来,《枪声》是第七部剧作。对主创而言,小剧场的战争戏是挑战也是机遇。傅玲放弃一成不变的剧本,在排练过程中,与导演和演员讨论修正,虚心接受演员的第三次创作,因而结尾改动得更有空间和表现力。而与大舞台相比,主演纷纷表示,小剧场塑造情感更难,更需要下功夫。史兰芽说:“小剧场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因为离得更近,呼吸的声音都能被观众听见,所以情感的流露需要更加真实。”仇晓光则认为,小剧场的表演是将观众拉进来参与创作的过程,观众能借此重新看待一战时期的战争以及战争和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