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4月21日 星期一

发行制度堵漏洞 市场增添生力军

新股开闸不应成为行情杀手(市场观察)

本报记者 周小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21日   第 02 版)

  赵乃育作(新华社发)

  沉寂了将近一年半的拟IPO企业预披露于19日凌晨重启。这是自2012年10月25日以来,IPO预披露再度开闸。专家认为,预先披露的重新启动,意味着新股发审重启即将由此拉开序幕。新股开闸将有利于改善市场结构,不应成为行情杀手,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发行制度改革的整体进度,不必过分担忧IPO重启的影响。

 

  IPO重启再度拉开序幕

  首批预披露的这28家企业,将总计募集127.02亿元,其中,主板16家,总计拟募集87.47亿元;中小板4家,合计拟募集9.78亿元;创业板8家,合计拟募集29.77亿元。

  按照证监会最新修订的首发审核工作流程,申报企业将经过受理、反馈会、见面会、初审会、发审会、封卷、核准发行等7个环节。其中,预先披露在受理后反馈会之前进行。反馈意见回复后、初审会前,再按规定安排预先披露更新。

  从2012年初第一轮预披露革命开始,监管层准备好要为发行审核中的信息披露制度做更加大刀阔斧的改革。2012年第三轮IPO改革中,证监会承诺,要“进一步提前新股预先披露时点,实现发行申请受理后即预先披露招股说明书”。直至2013年11月底发布的新股意见中,“申报即披露”被保留。从那之后,所有排队的企业都在为此做准备。

  此次预披露是否意味着IPO将很快将再度开闸?对此,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IPO应该是快了,尽管对市场还会有一定影响,但问题不是太大。

  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长期以来,A股市场谈IPO就色变,“抽血圈钱”、“业绩变脸”一直广为诟病,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中小投资者保护不力的现实,导致股民对股市信心严重不足。

  专家认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偏重于融资,证监会及其他中介机构的角色定位一直都是服务于发行人,围绕着发行人的保护,将上市公司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这种观念造成了无论从制度设计上还是行为上都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不够重视,以致形成了“融资者强,投资者弱”的市场格局。再加上信息渠道不畅通、投资回报机制不健全,为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操作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其侵占中小投资者权益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事实上,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将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作为本次改革的宗旨,从强化信息披露、明晰发行过程中各主体责任、中小投资者投资渠道的保护等多方面进行落实。

  此外,针对今年初IPO重启后暴露出的老股东恶意套现、不合理定价等问题,证监会也进行改进

  和修补,力图在新股发行改革中进一步向中小投资者倾斜。

  不必过分担忧重启影响

  对于投资者担忧IPO重启对股市产生冲击,华西证券首席分析师常青表示,融资功能是任何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不能因为会分流市场资金就反对IPO重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并不完善,从不成熟到成熟是有一个过程的。IPO短期来看会分流部分存量资金,长期来看,还是解决了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

  长期以来,A股市场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过度重视融资而忽视投资者的回报,导致市场增量资金与新增市值严重不匹配,股指出现连年大跌。因此,解决资本市场供需失衡,平衡股市参与各方利益就成为关键。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解决股市为实体经济服务化解金融风险和投资者合理回报的平衡,一方面是通过多渠道分流IPO堰塞湖,减少市场抽血效应,另一方面是加大长线资金的引资力度,扩大市场承接筹码的能力。从小的方面来说,平衡两家交易所上市资源的不均衡,有效提振沪市主板的行情,平衡网上申购与网下配售的矛盾,让市场参与各方在公平环境下竞争。

  此次IPO重启也体现了资本市场改革市场化的导向,结合新股发行中存在的各种弊端,证监会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了发行体制改革方案,既坚持了市场化、法制化的改革方向,也为推进股票发行从核准制向注册制的顺利转变夯实基础。

稀土官司难撼中国环保目标(热点聚焦)
上海:毕业临近求职忙
广交会上智能家电受关注
新股开闸不应成为行情杀手(市场观察)
婺源:呵护地球有你有我
声音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