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法国市镇选举揭晓:在巴黎华埠13区履职副区长6年的潮汕籍华裔陈文雄,成功当选巴黎市议员,从而创造了首位华裔入主巴黎市议会的纪录。而另两位“80后”、在中国出生、后移民法国的华人——王立杰和施伟明也分别当选巴黎19区和20区议员。华人候选人巴黎“连胜”,在旅法华侨华人中引起热烈反响与期待。
4月13日,巴黎市20个区上演区长“决战”。除了陈文雄回归13区被推选为负责旅游和经济的副区长外,在巴黎华人聚居地之一的美丽城,华人律师王立杰被选为19区副区长,施伟明也成功“过关”,成为20区的副区长。
华人候选人连创佳绩,给各方颇多启示。
首先,在今年法国市镇选举投票率再创新低的情况下,华人投票、参政、议政的热情“逆势”高涨,说明华人候选人及选民形象的日渐成熟。
再则,在巴黎各区议员选举中,共有6名华人进入左右两个主流党派的选举名单。两大党竞相延揽华裔才俊,说明华人族群的分量在增加,而背后则透露出“中国分量”的飙升。很显然,身融两种文化的华人在法中交往中的“桥梁”角色,受到更多的重视。新科女市长伊达尔戈决定任命陈文雄为主管对外关系的市长特别顾问,意味深长。这个“外”一定针对“华”。说得具体些,就是希望通过陈文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北京交往。众所周知,在前任市长德拉诺埃任内,发生过令中国人和此间华人不快的“挂藏独旗”事件,而新市长任命一位“中国顾问”的姿态,显然给予我们不同的期待。
第三,三位当选华人副区长,都主管“经济”。凸显华商经济在当地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华人在商业发展上“长袖善舞”的形象。13区是巴黎最大华埠,自不待言。巴黎19区、20区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新一代移民的聚集区,以浙江籍为主,华人商业圈的发展给这些本不富裕的区经济带来改观。而正深受经济危机困扰的当地,确实需要华人“父母官”来领导那些具“生意天才”的华商,为当地就业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第四,由于华人参选人的初衷都与“维护华人权益”相关,故这些华人副区长的党派色彩都相对淡化。而陈文雄虽在执政党的名单上,却始终不曾入党,其代言巴黎全体华侨华人的形象,也就更具正当性。三位副区长,其施政目标都十分务实,都与族群相关。比如陈文雄,他的第一个战役,就是要将13区打造成“旅游区”,从而使包括华商在内所有商家获得周日全天营业的权利。
华人参政者的上述“特别”,使他们在巴黎华人中具有特殊凝聚力。这是优势之一。法中共同庆祝建交50年的友好气氛,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法国的“东风”,为他们施展抱负、促进交流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环境。这是优势之二。
有理由相信,他们将在造福当地华人、发展当地经济、促进法中地方交流与合作领域施展才能,宏图大展。
(摘自法国《欧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