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4月11日 星期五

“走进国侨办” “掌门”话方略

推动“大侨务” 布置“大格局”

本报记者 张 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11日   第 12 版)

  近日国侨办主任裘援平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张 勤摄

  2014年2月14日,裘援平看望美国华商总会、旧金山湾区中国统一促进会侨胞,并一起座谈。
  毛建军摄

  2014年1月21日,裘援平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家中走访慰问。
  张 勤摄

  2013年9月9日,裘援平前往厦门同安区竹坝华侨农场调研。图为农场创业人员向裘援平介绍情况。
  杨伏山摄

  2013年7月1日,裘援平探访了泰国曼谷泰华孤儿院,向孤儿院赠送善款15万泰铢。
  张冬冬摄

  2013年6月5日,裘援平(中)在瑞丽口岸了解出入境管理。
  任 东摄

  我到国侨办整整一年,从外事战线到侨务战线,最突出的感受是对侨务工作的热爱,几乎不需要过渡就很快融入其中。这种热爱来自两方面动力。一是党和国家的重托,民族复兴的使命,侨务工作的意义,给我以精神动力。二是可亲可敬可爱的侨胞,他们对祖(籍)国的赤子之情和热切期待,深深感染和激励着我,给我以情感动力。侨务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是以心换心、以情动情的工作,没有对侨胞的深厚感情,没有对事业的满腔热忱,没有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是做不好侨务工作的。我将不辱使命、不负期待,继续为国家、为侨胞不懈努力!

  ——裘援平

        

  近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北京首次举办“走进国侨办”主题新闻发布会,裘援平主任就侨务工作和新形势下侨务工作战略思考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谈侨情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有6000多万,分布在世界198个国家和地区。有3000多万归侨侨眷生活在全国各地。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背景下,海内外侨情持续发生变化。

  一、海外侨胞结构发生变化,分布地区更加广泛。除东南亚等传统侨胞聚居地外,在一些欧美国家,华裔成为当地最大少数族裔,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成为侨社中坚力量。二、海外侨胞从业更加多元,经济科技实力提升。在各国经济中分量增强。数百万华侨华人专业人才集聚发达国家,华侨华人专业协会大量涌现。三、海外侨胞融入主流社会,政治社会地位提高。华侨华人公民意识、参政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四、海外侨胞民族和文化认同增强,爱国友好力量迅速壮大。五、海外侨胞长期生存发展面临新挑战,和谐侨社建设需要加强。六、海内外侨胞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对祖(籍)国抱有更多期待。

  谈“大侨务”

  面对世情国情侨情新变化和国家改革发展新要求,侨务部门要胸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大力涵养、努力维护、有效调动好侨务资源,积极完善大侨务发展格局,在实现中国梦中充分发挥出侨务工作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所谓“大侨务”,就是要站在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高度,超越部门和地域的狭隘眼光,整合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广泛开展各领域交流活动,共同做好华侨华人工作。所谓“大格局”,就是侨务工作要面向全球、放眼长远,推动形成既有利于侨胞长期生存发展,又服务国家内外发展需要的多维立体全方位工作格局。要加强整体性、基础性、长效性建设投入,打造多层次、宽领域与侨联谊交流服务合作平台,同海外侨胞侨团侨校侨媒等建立密切联系,推动加大为侨服务投入和体系建设,推动侨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辜负侨胞的期待,不辱团结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谈侨社

  受金融危机和各国内政等影响,华商经济受到冲击,个别侨胞有不良行为,导致经济纠纷和利益摩擦增多,有关华社负面新闻时有出现,不仅给华商企业造成损失,也对华侨华人生存发展环境产生影响。

  国务院侨办确定今年为“和谐侨社建设年”,主要是以推动侨团发展为抓手,以服务基层侨胞为重点,着力实施“惠侨工程”。重点抓好几方面工作:一是充分发挥“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的平台作用,推动侨团组织建设。二是启动“海外惠侨工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出助力海外侨胞生存发展的务实举措。三是实施海外人员培训(研习)计划。四是继续面向海外侨胞深入开展文化交流、华文教育、经济科技等相关活动。

  谈机遇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侨务工作与其他各项事业一样,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谋求新发展。

  为鼓励引导海外侨胞自愿参与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实现自身事业发展,我们将围绕国家改革发展重点需要,深入实施《海外人才为国服务计划》,搭建海外专业人士为国服务的便利通道。创新综合利用侨智侨资形式,加强政策指导、计划协调和项目对接。发挥海外侨胞侨商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探索以多种途径为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作贡献。

  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构想,重新激活一条沿陆、一条向海的古老贸易通道,以推进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这对中国以及沿途国家的经济建设、安全稳定、地区繁荣都有重大现实意义。这两个方向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方向,聚居着三四千万华侨华人,与中国东盟自贸区交汇,更是许多华商产业布局和经济利益所在。“海上丝绸之路”将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把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联起来,形成经济互补性强的利益共同体,这将为广大华商提供难得的发展新机遇。

  当年许多华人正是沿着丝绸之路生根发芽,成为最早走向世界的华人移民。如今他们已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盛开在两条丝绸之路的每个节点上。希望海外华侨华人积极参与“新世纪丝绸之路”建设,不要错过搭乘中国发展和区域合作新快车的契机,实现自身事业更大的发展。

  谈服务

  国家侨务部门始终将促进侨胞事业发展、维护侨胞合法权益、保障和改善侨界民生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回应侨胞合理合法诉求,推动制定涉侨政策法规,协调敦促有关部门维护侨胞权益,加大侨商投资权益保护力度,破解了华侨农场历史遗留难题,逐步解决海外侨胞在华居留、身份证件使用、子女就学、就业参保等问题,为外籍华人来华探亲等提供更多便利。推广地方侨办与司法部门成立法律维权服务中心,依托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诉讼代理等为侨服务。

  去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是两部重要的涉侨法律和行政法规,为华侨华人入出境提供了更多便利。对作为海外中国公民的华侨,一是规定华侨可以凭护照证明其身份,在国内办理各种事务;二是华侨回国定居手续从公安部门转由侨务部门办理。对外籍华人,一是增设了探亲类、人才类和私人事务类签证,以便签发有效期、停留期较长的签证;二是增设了团聚类居留证件,因家庭团聚需要在中国停留超过180天的可申请办理居留;三是因紧急事由需要入境的可申请办理口岸签证等。

  中国的“绿卡”制度已经实行近10年,在注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的同时,也为外籍华人办理“绿卡”提供了一些便利。针对近年来侨界普遍反映的“绿卡”门槛较高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修改完善“绿卡”颁发和管理办法,我们也在积极争取放宽外籍华人申请“绿卡”的条件,为海外华侨华人回国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

  谈华教

  华文教育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相生相伴,是保持华侨华人民族特性的根本保证,是维系华侨华人与祖(籍)国情感联系的重要纽带,被侨胞们形象地誉为“留根工程”、比作“希望工程”。国务院侨办高度重视华文教育工作。现在大概有2万多所海外华文学校或者叫中文学校,这些学校是侨胞自己掏钱办起来的。目前这2万多所华文学校当中有几十万教师,有几百万个在校学生,主要是我们的华裔子弟在学中文,在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我认为,这是中华语言文化在海外传播最正规、基础最雄厚,而且效果最好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看到华文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和“汉语热”大背景下,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华文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一是华文教育的基础仍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华文学校的办学经费比较紧张;缺乏适合当地国情、教情的“本土化”华文教材;合格华文教师还比较匮乏。二是新情况、新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比如:华侨华人对华文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非华裔学生在华校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学生结构的多元化对华校教学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三是华文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强劲”。四是华文教育的社会知名度和参与度还不高,“圈内热,圈外冷”的现象还较普遍。

  今后,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谋划和推进新时期的华文教育工作。我们已经进行了专门研究,作出了规划和部署,提出了一些新思路、新举措。比如说:一要继续开展宣传引导工作,不断优化华文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二要推进标准化、专业化、正规化建设,支持华校转型升级发展。在推进“三化”建设的同时,还要不断夯实华校帮扶工程,以“帮、扶、带”为切入点,发挥示范学校建设的龙头作用,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动华校转型升级发展。三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华文教育工作。四要继续加强华文教材建设和华文教师培养这两项基础性工作。五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华文教育,探索华文教育工作新模式。

  谈外交

  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侨务公共外交的核心是以侨为桥、沟通中国与世界,依托的是海外几千万侨胞,他们具备融通中外的语言和文化优势,是开展公共外交、促进中外友好的天然使者和宝贵资源。我们在海外联谊、华文教育、侨务外宣等方面要积极探索,配合高访组织侨界活动,加强与国际移民组织等国际组织、外国政要、海外精英侨团和高端人士联系,深入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推动扩大海外华文教育对象,发挥海外侨胞和华文媒体作用,向各国主流社会介绍真实的中国,营造对华友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推动“大侨务” 布置“大格局”
侨之家 情意浓(侨的故事)
回中国 为梦想(侨的故事)
责编:张红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