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

华人应怎样保护自己?(华媒聚焦●西班牙)

一 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02日   第 08 版)

  漫画:羊城晚报

  图为枪击抢劫案现场

  华社血案频发

  3月15日,马德里一家华人食品店商家被一名吉卜赛年轻人持霰弹枪打成重伤。该消息借助微信迅速传播,震动西班牙华社。马德里地区的华人食品店一直以来屡遭抢劫,这已成为华社难以抚平的伤痛。然而,华社将注意力过多集中在安抚死伤者亲属、谴责抢劫者、呼吁警方加大治安巡查力度等方面,却忽略了华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缺失这一点。

  没出国之前,笔者曾看到一篇文章。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某加油站应聘兼职,谈妥待遇后,老板问他:“你上班若遇到打劫怎么办?”中国留学生一听,毫不迟疑地拍着胸脯说:“那当然要见义勇为,与劫匪英勇搏斗,保护加油站财产,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此话一出,老板马上跳起来:“你一定不能反抗,要乖乖遵照劫匪的要求去做,等劫匪走了再报警。”中国留学生不解。一些老华侨事后点拨他说,老板为加油站上了保险,损失的钱财是有限的;但若员工反抗劫匪,遇到不测,老板代价就太大了。中国留学生听完恍然大悟,连连感叹在人身安全保护意识上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

  刚看这篇文章时,笔者只是感到新奇,觉得留学生的想法并无不妥。直到移民西班牙后,笔者才发现无论在生活习惯还是思想意识上,我们都没有与旅居国同步,更没有接受海外生活再教育。前些年,西班牙华社还将“面对抢劫英勇反抗”当作一种传统美德进行褒奖,但我们的侨胞却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

  改变安全观念

  西班牙远东工贸集团董事长黄志坚先生在采访中说,枪击事件发生后,很多人认为西班牙治安不好,但治安环境差不过是其中一个因素,对此问题应从多层面分析。

  从宏观角度看,过去旅西华人少,发生恶性事件的概率自然低,但眼下却不同了。华人开店做生意,就要面对这个社会,这里的刑事案件多少都会摊到华人身上。因此,西班牙华商面临一个现实问题:作为移民,尤其是作为华人,怎样学会保护自己?

  黄志坚说,对于受害者及其亲人,首先要同情慰问。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更要反思。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扶危济困,遇到歹徒要见义勇为,这使中国人对偷盗和抢劫恨之入骨、嫉恶如仇。但是再想想,身处海外社会,就要考虑在这样的环境下怎样生存下来,不能因为几块钱就大打出手,或是告上法庭,有些东西需要采取其它方式去化解。表面看是华人遭遇抢劫,实际上反映出地域文化的冲突以及华人在经商安全观念上的欠缺。

  “融入”仍需努力

  黄志坚说,经商安全是广义的,它包括企业财务安全、人身安全、个人财产和公司财产安全等,所有这些都应引起重视。以财务安全为例,华商要懂得相关税法知识,不能游离于法律边缘,否则会给当地人一种感觉:华商有恃无恐、随心所欲。若这种印象在当地社会变得根深蒂固,就会引发抵触,而其反馈效应就是有人针对华人寻衅滋事。因此,要适时回馈当地社会,去做慈善公益事业。

  说到人身安全,就要打破传统观念。面对抢劫等突发事件,华人要问自己,以生命去和歹徒搏斗值不值?对方有备而来,而自己是毫无防备的。华人需要思考,在一个环境中做生意,应该怎样把握跟当地人打交道的尺度?华人应营造出一种氛围:一旦有人动手,周围居民就会伸出援手。但是很遗憾,大多数华商一门心思赚钱,似乎社区的事情都跟华人不沾边。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不该有的遗憾和缺失。华人移民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却跟别人没有生活上的交集,这是一个很可悲的事情。华人如何跟邻居交流?如何跟孩子交流?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华人考虑这些问题。

  说到财产安全,很多华人并没有财产保险。如果华人有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一旦发生抢劫或盗窃事件,保险公司就会理赔。华人没有了后顾之忧,也不会为一点小钱去跟歹徒拼命。

  “3·15枪击事件”后,华社有识之士强调,事件表面上反映出治安问题,但实质上却反映了华社积习难改:华人没有接受海外生活的再教育,观念还停留在国内。这表现在生意上,是无休止的模仿;表现在生活上,是语言交流的障碍、生活圈子的封闭、行为与当地人格格不入。如此,华人也就谈不上融入当地社会,因为华人还不具备最起码的融入的基础。

  (摘自西班牙《华新报》) 

华媒为华人重塑形象
华人应怎样保护自己?(华媒聚焦●西班牙)
中法关系跃上新高度(华媒观点●法国)
责编:高 炳 邮箱:abc29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