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30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陆续进行了高考自主招生的面试。同期,在上海,来自江浙沪三地的考生在上海交大也参加了自主招生的面试。近期,“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自主招生联盟面试陆续进行。
考生连轴转
29日早上7时40分,清华大学,考生开始进入考场。
考场外,不少家长在等待。来自浙江的吴先生说,一到北京孩子就紧张地准备复试,考试一结束就立即返回学校,以免耽误正常的高考备考。“像我们这样来考试的,有不少只是为了加分。我们就怕分数没加着,正常的高考复习却落下了。”
还有的考生选择连续作战,考完了清华大学的复试就马上准备另一所大学的选拔。由于今年“华约”联考考试政策规定,每个考生可申请七所学校中的两所作为A、B志愿。“这次考试允许学生同时报两所学校,一会儿孩子面试结束后要赶飞机去上海参加交大的面试,机会总大一点。”浙江王女士指着身边的行李箱说。
“听口音,你是福建的吧。”“对,我是莆田的。我们那里都是一起来考试的,今天一起来考清华,明天还有几个要去考北大。”在29、30日两天的考场周围,这样的“老乡式”问候,不少,一个地区或是几所学校的考生家庭抱团赴考。
考题接地气
清华问“老人摔倒扶不扶”,北大考“给米歇尔写信”,考试多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发问。清华复试还涉及了“玉兔号”月球车、甲午战争120周年等社会焦点。而北大在交叉学科创新潜质测试中,也考查了雾霾治理、告别微信等问题。
清华大学除了举行自主招生综合面试和学科专业面试外,还进行了体质测试。据了解,今年体测项目有微调,握力测试改为体前屈测试,体测成绩优秀者将给予增加自主招生认定分数的优惠。
在交大的复试中,考生与面试老师进行对话,每名考生须接受两轮共计40分钟的面试。试题从时事到学生个人生活都有所涉及,如最近大热的马航失联航班事件,成为大热门的问题。
正如一些家长预判的那样,大概的题目都有准备,毕竟高中生能懂的不多,主要是看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于社会上一些考前辅导班的考前培训,一位考生表示,辅导班讲的和考试实际还是有很大差别,“用处不大”。
考试是掐尖儿
学生进入自主招生面试的途径有校荐,自荐,冬、夏令营和笔试等。在考试现场了解到,除极个别是通过夏令营入选之外,大多数考生仍是通过高难度的笔试进入面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高校并未降低对考生课本知识的要求。“其实考试还是在掐尖儿。”正在等孩子考试的谢女士说,“自主招生本来是为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提供机会,但这样一来还是选出了会考试的。”
2014年是高考保送生制度改革第一年,这意味“五大学科竞赛”的学子们不再具有被名校提前录取的资格,这些学生转战自主招生考试,竞争进一步加剧。
来自河北的李老师说:“这次学校来的17名考生中有一半以上是农村的,自主招生确实能为更多考生提供上名校的机会,而不是一张卷子定命运。”李老师说,他们这批学生大多是通过清华的夏令营过来的,他们课外经常翻阅时事杂志和各种书籍,知识面广心态好。
然而来自某偏远县城的张老师却没这么自信,“虽然这5名同学的初试分数都不低,但面试备战中时事部分都是临时突击的。没办法,平时课程压力太大了,没时间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