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3月28日 星期五

化学工业先驱 侯德榜(“近代中国寻梦人”系列报道之(18))

龚格格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3月28日   第 10 版)

  侯德榜

  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打破了苏尔维集团70多年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发明了世界制碱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并为祖国的化工事业奋斗终生。他犹如一块坚硬的基石,与范旭东、陈调甫等实业家、化学家一起, 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国宝”的侯德榜先生。

  

  打破制碱技术垄断

  纯碱(碳酸钠)是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最初,人们从盐碱地或盐湖中获取纯碱,但远远满足不了工业生产的需要。1862年,比利时人苏尔维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材料,成功制取了碳酸钠。此后,英、法、德、美等国家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组织了苏尔维工会,对会员国之外的国家实行技术封锁。当时,我国所需纯碱均从英国进口。一战期间,梗塞的欧亚交通导致纯碱缺乏,一些以纯碱为原料的民族工业难以生存。

  1921年,刚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侯德榜,受到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的邀请,离美回国,负责中国第一个纯碱厂——永利碱厂的技术工作。

  这时,国内工业用碱及居民食用碱全部依赖进口,中国在技术、设备等方面完全不具备自主制碱的条件。国外最大的洋碱制造商英国卜内门公司经理李特尔曾轻蔑地对范旭东说:“碱厂对贵国确实非常重要,只可惜办早了一点,用苏尔维法制碱,日本尚且失败,何况中国?就条件来说,再迟30年不晚!”李特尔的话深深刺痛了侯德榜。

  为了使永利碱厂早日生产出合格碱,侯德榜用在美国所学的科学知识,在实践中苦苦摸索,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1926年8月,“中国永利”制造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得到“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的评语,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要,还打入了国际市场。

  1933年,美国化学会破例接受中国学者的著作,将侯德榜的《纯碱制造》列为化学会丛书第65卷,在纽约出版发行。这本书的出版,打破苏尔维集团70多年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使苏尔维制碱技术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引起世界科技界的巨大反响。直到2004年,书中的观点还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引用。

  创立“侯氏制碱法”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年底,侯德榜带领技术人员被迫西迁重庆。由于当时内地盐价昂贵,用传统的苏尔维法制碱成本太高,无法维持生产。永利碱厂决定向德国购买盐的利用率可高达90%~95%的察安制碱法,但当时的纳粹德国与日本暗中勾结,除了向侯德榜一行索要高价外,还提出有损中国主权的苛刻条件。为了维护民族尊严,范旭东与侯德榜拂袖而去,毅然决定“自己干”。

  侯德榜先后在美国、香港建立实验室,带领永利的工程技术人员投入紧张的制碱方法实验。经过500多次循环试验,终于研制出新制碱工艺:将氨厂和碱厂建在一起,联合生产:氨厂提供碱厂需要的氨和二氧化碳,加入食盐使母液里的氯化铵结晶出来作为化工产品或化肥,食盐溶液又可以循环使用……这项新工艺使盐的利用率达到98%以上,不仅节省了设备及辅助原料1/3,而且解决了废液占地毁田、污染环境的问题,将世界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赢得了国际化工界极高评价。1943年,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一致同意将其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成功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入川交通阻塞,永利川厂被迫停建,中间试验无法进行。“侯氏制碱法”的全部图纸不得不在保险柜里沉睡多年。

  新中国的建立,为“侯氏制碱法”的中间试验以及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1949年,侯德榜建议在大连化学厂恢复建设中建立“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试验车间。

  经过多年的试验,1961年4月,“侯氏制碱法”生产车间在大连全部建成并投入试生产。在3年试生产期间,经技术经济评价,确认“侯氏制碱法”具有技术原理的科学性,工艺过程的先进性,生产操作的连续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1964年12月国家科委组织鉴定,认为这一成果可以在全国推广。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经过20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获得全部成功。此后该法继续在全国推广,共计有50多家工厂采用,年产量达140多万吨,成为我国生产纯碱和氮肥的主要方法之一。

  时至今日,“侯氏制碱法”仍然是世界制碱领域最先进的技术。

  发展新中国化学工业

  新中国即将成立的1949年初,侯德榜还在印度指导工作,当他得到友人转来的周恩来给他的信后,立即冲破了种种阻挠,于1949年7月回到了气象更新的祖国,作为科学家的代表参加了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从此他开始投入恢复、发展新中国化学工业的崭新工作。

  早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外商独霸中国化肥市场的严峻形势,侯德榜与范旭东合作创建了我国第一座合成氨联合企业——永利铵厂,开创了中国化肥生产的历史。抗战期间,工厂遭到严重破坏,被迫停产。1942年,日本侵略者还将硝酸厂所有设备盗运到日本九州的大牟田东洋高压株式会社横须工厂。1947年7月,侯德榜亲赴日本,坚决要求归还设备。这套设备于1948年4月11日运抵永利南京铵厂,是我国战后从日本索回的惟一的一套设备。

  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迫切需要大量化肥。

  1958年春节后,化工部决定由侯德榜带工作组到上海进行现场设计。当时已68岁的侯德榜和全体组员同吃、同住、同倒班,夜以继日地奋战。我国第一个8000吨县级小氮肥示范厂终于在1958年5月1日在上海化工研究院建成开车,生产出第一批碳酸氢铵。

  上海示范厂投产后,生产中暴露出氨和二氧化碳的不平衡问题。当时有些专家认为,这一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此后的6年中,侯德榜不顾年迈体弱,8次去丹阳化肥厂,和厂里的技术专家、职工一起,多次对小氮肥的生产工艺和操作以及设备进行改进,终于克服了技术和经济两大难关。侯德榜及时总结了丹阳化肥厂的经验,并向全国各地化肥厂推广。在侯德榜的积极支持和具体参与下,碳化法氮肥生产新工艺流程获得成功。

  1965年10月,“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的新工艺,经国家科委审定为重大发明,侯德榜是首席发明人并获发明证书。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有1000多家中、小型氮肥厂采用这种新工艺,小化肥的产量达到了全国化肥总产量的一半,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化学工业先驱 侯德榜(“近代中国寻梦人”系列报道之(18))
非常好声音
李潇 让作品多些 烟火气
责编:刘泉 邮箱:mingliuzhouk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