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3月26日 星期三

方知平淡出英才

陈寿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3月26日   第 08 版)

  清水沱

  石壶山水画,多以蜀中平凡景物为题材,他以独特的面貌、独自的艺术语言以及强烈的个性且质朴率真,深厚幽微的画境闻达于中国画坛久矣。中国文人画,须要画家通过高深的学养去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体现自身的修养。中国画重在“立意”,造景易而立意难。画中的景可以拼凑杜撰,但意境是画家深沉的学养和对大自然深切的感悟而来,也是才智的体现,其笔端赋予物象的内质精神,已超乎于象外,要有弦外之音。一个画家要表现大自然景物,须要有浪漫无羁的形象想象,热情奔放的情感和个性的表达。

  石壶的画,有个性又有地方特色,他平淡天真,迹简意远的艺术风貌,这是他执着的追求。体现了他“同能不如独善”的见解,他追求这个目标,其本身就不同凡响,充分显现了他胸次高旷以及智慧与胆识。他追求孤洁简淡的画境,包含着中国美学的深邃内涵,也是中国画的至高境界。孤:独特、独善、独有。洁:皎洁,如皓月之无尘。宛若“我心似明月,碧潭澄皎月”。简:简淡、简洁、化繁为简。淡:平淡、幽淡、雅淡、平淡天真。石壶在信中提及:“在绘画上,其实自己的作品就是很好的说明了。有的东西用文字是写不出来的(只能意会),另有些表象是那样,我画出来是另外一个样子(已超乎于象外),这是我认为他(它)应该是这样,才能更好地显现他(它)的精神,别人以为是不真实,虽奇而不失真,华不坠实的大道理都会懂得。描绘物象的精神在内涵而不在表象上,但不完全离开他(它),只是浓缩了对象,将他(它)升华到更高的艺术领域,或者丰富了对象,使对象更美而不是更丑。”(使物象进入内质美,写精神似非却是)从他的这些言语中,可领会到他独自的美学观。好的绘画是有“声”的,“不在笔墨,而在意度”。画幅里蕴藏着画家的艺术思想和个性的表达。石壶善于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这的确须要画家的睿智与勇气。他笔下的一坡一岸、竹林茅舍、鸡鸭牛羊、都赋予物象的精神生命,闪动着拂拂的灵气。这幅幅画面的动人情景,倾注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真情实意,也是会心交流“移情”的结果。他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这些平凡山川景物加以高度概括,是经过自主消化后浓缩了的景物,更是他“意象”中的田园胜景,他是通过物质画精神,通过画大自然画自己,画他心中的山水。他在信中说:“我的理境,是从大易、老庄而演变。”这是他思想的底蕴,是对哲学的参悟,他的画才有“底气”,才能创作出平淡质朴而意韵悠长的艺术。

  恽南田云:“画家以简洁为上,简者简于象,而非简于意,简之至者繁之至也。”中国画传统技法,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和创造的方法。传统的“法”是在不断扬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泥古不化,艺术就会僵化而停滞不前,即为法障。法,法无定法,绘画初须要有法,随后要在有法和无法之间乃为至法。然而,对于一个悟道者,传统的法对他已不起作用,他已从“法网”里逃逸出来了,全是神灵在调遣他的心智,已无常法,无常态,毫无羁绊地自由挥洒,点缀物象的精神使其形神兼备。石壶诗云:“法在规矩外,神游天地间。”从他的艺术风貌和内涵来赏析,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一个画家要在总结规律性技法的同时,还要参以权变,才能体现“天下变通”的大法,“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的哲学思想。石壶深悟哲理的精微之处,并身体力行地加以推广而体现在自己的作品里。石壶诗云:“妙在性情能自见,莫将形质缕心肝。”他还说:“绘画有两个要素,一是性灵;二是学问,无性灵不能驾驭笔墨,无学问不能表达思想。”石壶以小品山水画立脚于画坛,其重要原因,就是艺术性高,绘画里蕴藏着他的哲学及美学思想,还有他独创的绘画语汇。美术理论家薛永年诗云:“何必开拓废承继,石壶‘阴法’胜前贤。”艺术绝不等同于技术,有的画看似大,只有形似而已,虽显大却浮薄空泛,没生活、没个性、没内涵、没意境、无动人之处,然冗笔多,这只是技术性的作品。好的绘画是有“含金量”的,是有文化底蕴和内涵的,有想法、有修养、有个性、有特色。绘画应化繁为简从而达到自然天成,没有一丝雕琢痕迹,这才是好的绘画。画家要有深沉的学养和繁富的生活阅历,才能画出深沉的作品。我用画家丰子恺的两句话来结束此拙文:“尝喜小中能见大,还须弦外留余音。”

  (作者为重庆陈子庄研究会副会长、陈子庄之子)

纪念陈子庄先生诞辰100周年
贫贱忧戚 玉汝于成
方知平淡出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