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作用,这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致公党中央在最近的一份调研报告中又旧事重提。如果说以前中国企业走出去只是在海边转一转,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要想发展,就要学会在“深海”游泳。这其中,海外华侨华人的作用不容忽视,否则很容易“呛水”甚至“溺毙”。
有的企业为什么成功?
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是一个普遍现象。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风向已经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发展着重于引进外来资金,而如今,中国转而鼓励企业“走出去”。
“政府层面来讲,国家要求中国企业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从企业层面来说,走出去意味着更大的‘空间’。”说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历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加拿大分会会长闫长明用了“游泳”的比喻。“以前是不敢下海,后来是到海边转转,但现在,水已经很深了,要想发展,必须要学会在深海里游泳。”
这么多年来,成功者不乏其例。三一收购德国工程机械“大象”普茨迈斯特,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吉利并购沃尔沃,还有2011年中国民企海外收购的十大案例……
“在这些成功的案例背后,恰恰是一些华侨华人和留学生在起作用。”长期研究加拿大投资案例并有投资实践的闫长明观察:“几乎所有成功中国企业在加拿大的并购案,双方团队都会有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的身影。”
老侨熟悉当地的文化、习俗,新侨移民也有语言、文化知识特长,既了解住在国的政策,又了解国内的需求。“这就是耳鼻喉舌的作用。”闫长明说。
“联想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在香港的国际化团队。”东方海外投资集团执行总裁蒋子放说。“在国外很多大型咨询公司,也会有许多华侨华人员工,负责与中国企业的项目对接。”
有的企业为什么失败?
这么多年来,失败者也不在少数。
上汽收购韩国的双龙汽车一度被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标杆,但由于文化的差异,上汽最终折戟。
2005年6月8日,明基正式宣布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当时,这曾被外界视为非常划算的一笔交易,但事后西门子的“慢”文化与明基的“快”文化的差异最终让两者没能磨合在一起。
有一种说法,目前中国到海外投资合作的企业基本上处于一种三成盈利、三成亏损、四成空转的局面。
当然,还有更多的企业“不敢走出去”、“难以走出去”或“走不远”。
“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理念上有根本差异。外企到中国来,会借助于咨询公司,而中国企业则没有这样的习惯,不会付费请咨询公司。”蒋子放分析。“这样的结果要么是做不成事,或者被骗。舍不得小钱,却花了大钱。”
前两年,中国海外上市企业连遭“空袭”,特别是在美国市场,中国概念股不时受到做空基金打压。“这并不是中国的企业有问题,而是在熟悉规则的投行撤离后,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不懂得国外的玩法,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利益,公开自己的财务报表,加强公司的管理。”闫长明说。
一笔不可多得的资源
如何能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大海中学会“游泳”,并越游越远,用好海外华侨华人“教练”是个捷径。
致公党中央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建议充分利用我国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众多的优势条件,促进组建法律、会计、商务等各类华侨华人中介机构,积极开展与国内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聘请当地华侨华人作为投资顾问、金融顾问、税务顾问;以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等技术人才为主组建海外投资咨询服务中心,以便与投资地政府的沟通。”
“国内企业讲究大而全,但企业并不是什么都会,请到专业的咨询团队可事半功倍。”闫长明建议。
同样,蒋子放也提出解决之道:“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不仅要多走出去参加展览会、交流会,与国外企业进行广泛接触,还要不惜小钱,聘请专业的团队,进行风险管控,否则容易丢了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