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3月09日 星期日

空气也是民生(寄语两会)

陈晓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3月09日   第 03 版)

  李林画

  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雾霾问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8日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彻底改善大气污染,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也是时不我待的过程。环保部门将加倍努力,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

  

  中国人有“你喝西北风啊”“你吃空气啊”的说法,以此批评脱离实际者,同时也显现了风和空气在人们心里的位置较低。但PM2.5来了,人们才惊觉,空气与茶米油盐一样重要,也是民生问题。空气自然“吃”不饱,但“吃”了坏空气会病啊,而且不“吃”还不行,任你天大的本事,就算戒了饭,也戒不了空气。

  有这样一句话:当最后一块土地和河流染毒,人类才会明白金子不能果腹。

  庆幸我们没到那个时候就明白了。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谈到空气问题,并列为未来重大问题之一:“一些地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空气问题与产业结构、农民增收、食品安全并列,政府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不仅是目标和口号,报告逐条列出了治理途径:淘汰小锅炉5万台、供应标准车用柴油、有害气体排放量减少2%……

  对于污染的成因,报告也没有躲闪,指出:“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问题根源找到了,解决途径规划了,我们是不是就能坐等蓝天白云了?

  关键看治理措施能否落到实处。如果各地仍只追求粗放发展,追逐短效的经济数字,雾霾的根源就不会消除;如果政绩和单向的经济数字挂钩,“粗放式”仍将继续;如果环境保护法规在地方保护主义的阻截下难施手脚,那污染就会肆无忌惮。

  治理措施要落实,仅靠责任与道德的呼唤太弱了,让治污成为政绩考核的硬指标应该是一个杀手锏。有了这个指标,各级政府在决策的时候才会真正考虑到水、土、空气,那些办了一个小厂、污染一条大河的败家事才会刹住。

  空气也是民生。发展经济是政绩,保护好一方蓝天净土也是政绩。几年前,曾有人夸夸其谈先发展后治污,结果是,治污付出的代价往往数倍于发展带来的利益。那些人,出来道个歉呗!

“吸血鬼”还是“鲶鱼”  取缔还是支持?(畅议国是)
五路并进趟入改革深水区(现场速递)
谈报告 谋发展
网上议两会
职业教育,新出路?
空气也是民生(寄语两会)
责编:张红 彭训文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