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3月06日 星期四

中国经济治理长盛不衰之道(望海楼)

胡鞍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3月06日   第 01 版)

  今年中国两会的核心,集中在李克强总理3月5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最重要的中国经济决策报告,全国关注,世界瞩目。

  中国经济决策是如何做出的?经过哪些重要程序?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决策是一个典型的公共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过程?

  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决策机制为例,先后经历两个阶段(形成和实施),具体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中共中央决策。2013年12月10日—13日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该会参加人数比中央全会人数要多,不仅涵盖绝大部分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还包括其他负责人,相当于“准中央全会”。这种会议利于中央与地方共同分享信息、交换意见、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做出关于下一年度经济工作的重要决策。随后,12月23日—24日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第二步是国务院决策。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由国务院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征求各方意见。报告征求意见稿下发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单位征求意见,也包括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常委会。这就为召开两会做了充分准备,相当于会前信息沟通、信息分享、信息交流,以及不同意见的整合。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再次确认批准报告稿,完成报告准备工作。

  第三步是全国人大决策。充分准备基础之上,由总理向全国人大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报告进行审议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最后由全国人大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自此由国务院决策转变为全国人大决策,完成中国经济决策的过程。

  然后,进入落实实施经济决策阶段。

  第四步是国务院落实全国人大决策。根据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确立当年工作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将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国务院各部门、各单位,明确责任,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第五步是全国人大监督国务院落实经济决策。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决于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又取决于国家经济决策,国家经济决策又取决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从1982年之后,中国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国家经济决策机制,并“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和试错,从而形成今天的两阶段、五步骤、循环往复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法治决策过程。

  这个过程,既能够保证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又能够主动应对重大挑战、积极解决突出问题;既能够避免经济决策的重大失误,又能够及时调整小的决策失误,从而保证中国始终能够在全球公开竞争、激烈竞争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
两会风景线
中国经济治理长盛不衰之道(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