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打去电话时,汪鹏正在南京出差。前一天晚上,由于时差的原因,他还“挑灯夜战”,审读报社传来的最新一期《中希时报》的所有稿件。12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汪鹏从南京出发,第一次坐飞机出国,十几个小时后抵达爱琴海沿岸的美丽国度,开始了两年的留学生活。“希腊是我的第二故乡。”谈及12年旅希生活,汪鹏深情感慨。在此期间,爱琴海畔诞生了第一份华文报纸,东西两大古老文明用这种“别样的方式”融合交汇。
初生的勇气
2004年奥运会闭幕后,在雅典奥组委工作的汪鹏同很多留学生一样,面临着“回国还是留下”的抉择。随后一次旅行中,他发现法国、意大利等国有很多华文报纸,当地华人竞相阅读,但希腊在这一领域是“一片空白”。旅希华侨不懂希腊语,对当地事务一知半解,亟须一份华文报纸填补信息的匮乏。
希腊华人的历史不算长。用汪鹏的话说,“我在那边十几年,基本算是‘老华侨’了。”上世纪末,大批来自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的中国人纷纷到希腊“淘金”,带来了物美价廉的纺织、服饰等小商品。华商生意越做越大,希腊华人人数一度达到两三万人。
为了满足华人新移民的信息需求,汪鹏决定留下来办报。他用“两手空空、两袖清风,饱有满腔热情”诠释当年的“理想主义”。身为“穷学生”,幸好有当地中国城股份有限公司的资金支持,梦想终于在2005年元旦启动。
万事开头难。由于人手有限,报纸上有些内容只能从网上整理。2006年年初,几位创业伙伴相继回国发展,采编、美工、排版、发报,全由汪鹏一人负责。每周一,他骑着自行车穿梭在雅典华人区,一家一家派报。投递完后,又投入下一周紧张的编排循环中。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汪鹏坚持了大半年。
“困难很多,也确实辛苦。”回忆起办报初期的经历,汪鹏感慨万千。“但慢慢听到读者肯定的评价,心里很温暖,也给了我继续奋斗的勇气。”
成长的喜悦
度过最初“惨淡”的适应期,《中希时报》茁壮成长,在随后几年中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国内多家媒体开展合作,发展势头迅猛。采编、排版、翻译外电,报社员工各司其职。报纸从最初的双周刊改为周报,从每期16版增至32版、48版,一度高达80版。
汪鹏介绍说,《中希时报》是希腊唯一的华文报纸,所以尽可能覆盖新闻、社会、娱乐、体育、文摘等各领域的资讯,广告其实并不多。由于邮政投递速度较慢,在雅典华人区还是采用人工派报的形式,这样也便于及时了解读者对版面内容的反馈信息。
2006年7月,《中希时报》走出首都雅典,在希腊第二大城市萨洛尼卡创办分社;2009年前后,报纸还一度覆盖到周边的塞浦路斯和保加利亚。
作为华社的“信息先锋”,《中希时报》渐渐引起希腊主流社会的关注。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汪鹏每天都会接受多家当地媒体的采访。除中国使馆外,《中希时报》成为希腊社会了解华社的重要平台。汪鹏告诉记者,“我们与当地媒体、政府频繁互动,推动华社融入主流社会。在接受希腊媒体采访时,我会为希腊观众阐述一个客观的中国形象。”
《中希时报》与随后创办的希中网影响力日隆,汪鹏也成为凤凰卫视驻希腊的特约记者。每当希腊华社或当地社会发生重大事件,他都会深入一线采访,自己拍摄、自己编辑,做了很多视频报道。
困境中坚守
2009年年底,希腊陷入债务危机,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旅希华侨纷纷回国。汪鹏介绍说,目前希腊华侨不足万人,报纸订阅量受到巨大冲击。以前很多广告来自希腊本地的汇款公司、银行、航空公司等企业,但现在经济不景气,报社的广告收入也急剧下降。
在受众锐减与广告下滑的“两面夹击”下,汪鹏坦言:“报社一直在赔钱。为了满足印刷的需要,现在每期只有24版至32版,因为实在印不起。”
但直陈困境后,汪鹏斩钉截铁:“我们会坚守这片阵地。除了每年8月例行停刊外,《中希时报》从创办至今,从未因任何困难停过报纸。金融危机让很多周报变成半月报、甚至月报,但我们会竭尽全力正常出刊。”
为了报纸的正常运营,汪鹏近几年另辟蹊径,尝试将希腊橄榄油推向国内市场。平日里工作繁忙,但希中网、《中希时报》微博、微信等平台的资讯更新,他总是亲力亲为:“能做一份华文报纸,能为希腊华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心甘情愿。”
去年11月4日,《中希时报》迎来创刊400期纪念,汪鹏在微信朋友圈中感叹:“这是《中希时报》400期的日子,400份报纸排列起来,是许多人青春流逝的一个纪念。”10年之间,当年的青涩学生已步入而立之年。华报扬帆爱琴海,诚如第400期卷首语所言,“这里记载的,是古老丝绸之路上最新发生的消息,是悠久历史的最新延续,是今天的新鲜一页,也是明天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