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2月27日 星期四

民生取向 创新驱动 文化底蕴

解读青岛今年政府工作关键词

潘旭涛 杨 瑶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2月27日   第 02 版)

  青岛西海岸远景

  青岛东方影都

  青岛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责任更是承诺。肩负人民重托,心系百姓梦想,翻开今年的青岛《政府工作报告》(简称《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一座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思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2月23日,随着青岛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最后一项议程顺利完毕,2014年的“青岛两会”圆满落下了帷幕。在这里,我们梳理出《报告》的六大亮点,期待着这些承诺持续不断地改变着这座城市及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

  

  六成财政投入民生

  “教育、社保、养老、医疗、就业”这些在《报告》中频频出现的关键词,彰显了政府注重民生投入的决心和力度。今年,青岛市财政预算安排民生支出198.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65.7%,涉及29项具体内容。

  《报告》提出,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坚持保基本保公共保普惠保均等,实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城乡居民。

  今年,青岛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扶持力度,实施教育薄弱镇学校设施配备扶助计划,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在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一所标准化幼儿园;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配备,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轮岗交流制度,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0所,建设300所中小学标准化食堂。落实各项教育免费政策,完善新市民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保障措施。加强校园及校车安全管理。

  在社会保障方面,青岛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报告》承诺,加大农村居民保障投入力度,逐步统一城乡居民基本保障标准;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40元。

  《报告》强调,吸引卫生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加快引进国际高端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推动全科医生进社区;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范围,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规范双向转诊,方便群众就医。

  青岛还将健全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掌握城乡劳动力资源状况,统一纳入就业信息网络,实现劳动者就业需求、技能培训资源、企业用工需求的有效对接,确保全年新增城乡就业25万人。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报告》提出,创新转型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蓝色高端新兴为导向,以凤凰涅槃的勇气,加快腾笼换鸟步伐,突出“一谷两区”等重点经济功能区建设,抓好总投资5800亿元的200个市级重点项目,打好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战,打造青岛经济升级版。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在参加讨论会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要启动好改革、科技、人才、产业“四大引擎”,释放更多的发展红利,走出一条具有青岛特色、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

  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报告》指出,在西海岸,调整黄岛石化区及周边区域功能规划,加快油气储运罐线和相关物流企业退出;在胶州湾东岸,加快市南滨海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园、市北邮轮母港城、李沧交通商务区建设,加快楼山北部和李村河河口两大区域工业企业环保搬迁,推进小炼化厂关停;在胶州湾北岸,加快红岛经济区重点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建设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青岛将培育壮大十个高端产业,加快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强化创新驱动方面,报告提出,抓好百万人才引进行动和青岛英才211计划。推进孵化器、软件园、人才公寓3个千万平米工程建设。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加快中科院自动化所青岛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和生物医药等公共研发平台建设。与此同时,组建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建100家企业研发中心和50家企业技术中心,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智慧青岛建设规划。

  向改革开放要红利

  《报告》指出,青岛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系统谋划各项改革,细化落实重点举措,积极争取先行先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改革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作为上世纪80年代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用开放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挖掘自身发展优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几何升级”。开放成为了青岛的最大优势和潜力。

  因此,《报告》强调,青岛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深入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构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在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方面,今年青岛将推动保税港区申办自由贸易港区试点,推进国家级开发区投资便利化改革试点,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青岛争取将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还将推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城市和中德生态园、中美科技创新园建设,打造国际经济合作高端平台。

  如何进一步释放开放红利,《报告》提出了诸多设想:提高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水平;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自主营销商品出口;加快走出去步伐,建立健全境外投资合作政策促进、服务保障和风险控制体系;推进新加坡、旧金山等境外青岛工商中心建设,加强与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城市和国际友城的交流合作,争取东亚海洋合作平台落户青岛。

  城镇化紧紧围绕“人”

  放下锄头,走出黄土地,告别旧瓦房,许多村民搬进宽敞整洁的新楼房,享受着有了暖气之后的“暖冬”……

  这样的情景在青岛将越来越普遍。《报告》指出,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协调推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报告》还强调,坚持农村社区、产业园区同步建设,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造农村危房3000户。建立扶贫工作新机制,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同时,实施新一轮住房保障发展三年规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3万套,配租配售8000套。启动市南、市北、李沧7000户棚户区改造。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

  为了实现深层次的城镇化,《报告》提出,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实施“积分入户”等多元化的户籍准入办法,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加大公共资源对农村地区的配置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与此同时,青岛为建设宜人生态,将高质量完成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启动干流沿岸服务区建设;继续推进万亩林场建设,规划建设浮山生态公园;贯通团岛至石老人滨海生态步行道;举办一届精彩、惠民、有特色、高水平的园艺盛会。

  从管理到社会治理

  《报告》指出,坚持治理与服务相结合,健全社会治理机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有专家指出,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 体现着政府所扮演“角色”质的飞跃。创新社会治理对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体制,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此外,《报告》同时指出,要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建立项目准入安全评价制度,强化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整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大气环境特别是雾霾的治理力度,力争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加强交通拥堵治理,坚持公交优先,统筹规划建设轨道交通与公交换乘体系。

  建设有文化的城市

  《报告》提出,今年青岛将深入实施文化发展三大跨越工程,创新体制机制,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强市。

  具体说来,青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推进国有经营型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

  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青岛将加快千万平方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和贷款风险补偿金;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中介机构,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加强版权保护,规划建设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推进东方影都、中国电影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办好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国际帆船周等活动;提升影视之城、音乐之岛、帆船之都的品牌影响力。

  《报告》还指出,青岛将加快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四级网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和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建设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

解读青岛今年政府工作关键词
中韩陆海可联运
资讯速递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