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2月22日 星期六

“语文信箱”——

我眼中的“头条”(读者·作者·编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2月22日   第 06 版)

  近日收到美国读者史琪的来信,信中谈到其对“语文信箱”栏目的喜爱及对如何延续汉字这个中华文化载体的看法。我们认为此观点代表了广大读者的心声,遂请“语文信箱”栏目作者杜永道先生阅读此信并予以回复。现一并发表,以飧读者。

  ——编者 

 

尊敬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

  早就想给贵报写信,谈谈我的读报感受,这个周末终于有时间写了。

  贵报的“读者桥”版,这几年起色很大,我尤其喜欢“语文信箱”栏目。尽管该栏目并不处于头条位置,但对我而言,却是每每读报的“头条”。

  该栏目作者杜永道先生孜孜不倦,将一则则容易混淆的用字、用词,解释得有据有例、易懂易记,且能深入浅出,实在出色。我已将该栏目的文章积累了不少,建议作者集结成册,出版发行,我一定多买几本,自己用,也送朋友们。

  国内近年来致力于中华文明的弘扬与传播,但有些做法比较空泛,远不如踏踏实实地引导人们掌握中文易混淆字词。以学习心理分析,从易混淆字词入手,常能事半功倍。

  文字是载体,没有标准载体如何奢论文明建设?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内多年来流行用键盘“写”字,电脑广泛应用于寻常百姓家。这诚然是信息传播方面的进步,然而,对于汉字结构组合的原始衍化而言,是对汉字教育的终极挑战。我最近看到国内的新闻报道中,提笔忘字或写错别字的比比皆是,尤其是国内的年轻一代手脑反射都没有建立,如何延续汉字这个中华文化的载体,成为巨大的社会症结。

  出国29年,因为专业和生活,终日埋于英文、法文。从这两种语言的变迁,我常想到中文的正确延续,确是时代的挑战。因此,能每周读到“语文信箱”这样精彩的栏目,让人感佩。

  史琪于美国 

史琪读者:

  大札已阅。感谢您对“语文信箱”栏目的关注和对“答语”的夸赞!栏目编辑也付出很多辛劳。

  每次写稿时,总希望读者一读就懂,懂了会用。故而尽量写得通俗简明,并多举些例子,让人易于从例句中悟解词语用法。

  语文工作者应积极为中外群众服务,引导人们正确使用汉字。今后我将继续写此专栏,给国内外汉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选题最怕生僻,具普遍性才能使更多阅读者获益。欢迎您提问,也欢迎海内外广大读者,尤其是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师生提问。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提的问题多了,选题的普遍性必然增强,栏目就能更好地惠及四方。

  谨此奉复,并颂

  春祺

  杜永道于北京 

如何看待中国护照的“含金量”(领事服务)
我眼中的“头条”(读者·作者·编者)
迎宾礼仪回顾(三)(礼仪漫谈(142))
期数:304   责编:张燕萍  汪灵犀   电话:8610—65369316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