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旅游委日前发布统计数字,京城各大庙会春节接待人数创历史新高。地坛庙会以民俗、传统的民间表演而闻名,接待游客114万人次,同比增长11.4%。龙潭庙会位居第二,老北京叫卖、吹糖人、捏面人等绝活儿同样吸引了大批游人,共接待75.7万人次,同比增长3.2%。圆明园皇家庙会吸引游客41.6万人次,同比增长13.2%。
本届北京庙会都响应了五部委的“节俭令”精神,不在园容布置等方面花大价钱,而在各项文化活动的策划上下大功夫。许多活动都充满了浓郁的年味和年意。
年俗和怀旧成了庙会主题
“庙会一半是年味”。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其《年文化》中写道:应当承认,年文化受到空前猛烈地冲击。“没有年意了!没有年味了!”有一种说法,过年只剩下吃合家欢、看春晚和电子拜年三项内容。今年庙会却出现了很多喜闻乐见的年俗文化。
镜头一:地坛庙会的《北京·记忆》影像展是由北京晚报等共同推出,以半个世纪为跨度,通过百姓曾经认识的、经历过的人、事、情,展现北京的城市变迁。年节人们本着怀旧的心理去重温儿时的记忆,在展览中得到幸福享受。
镜头二:厂甸庙会的火神庙首次对外开放,门前保留了“踩岁”祈福活动。将火神庙门前摆放好的芝麻秸踩碎,寓意“岁岁平安”和“芝麻开花节节高”。“踩岁”是老北京春节习俗中极富特色的祈福形式,表达了美好祝愿和期盼。
镜头三:圆明园庙会继续征集四世同堂家庭,免费逛庙会拍摄全家福,这是整个庙会中公益色彩最强烈、最温馨的活动。让镜头记下四世同堂合家欢的精彩瞬间,让孝心在代际之间融融传递。
冯骥才在不久前又表示:要使庙会既有年味又不失文化特色,政府必须予以更多支持,为庙会传统文化展示提供良好空间,如对戏剧、舞蹈和音乐等各种各样的演示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庙会的年味逐步恢复增强。
文化是庙会的核心
庙会是传统和厚重的文化象征,马年京城庙会竞相打好文化牌。厂甸庙会是全国首个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庙会,它依托琉璃厂文市,因不收门票而人流蜂拥。大观园的“红楼”主题和石景山游乐场的“洋庙会”显得与众不同,让人觉得新奇:原来庙会那么“有文化”。
北京龙潭庙会一位身着青袍头戴黑色小礼帽的艺人站在一方高约3米,长约1.6米的“大木箱”旁唱得正起劲。这便是老天桥的传统民俗技艺“拉洋片”。拉洋片的艺人梁友明是京城名角“大金牙”焦金池的第四代传人,他说“庙会是个特殊的场合,老北京拉洋片的没几位了,希望这门手艺能通过庙会传下去。”
圆明园庙会上,根据相关史料定制而成的“圆明通宝”铜币可当成真钱在园内消费,入园后在指定的换币处兑换的等值5元铜币。这古香古色的铜钱可为消费平添几分乐趣,让游客在古老的皇家园林里体会穿越历史的感觉。
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举行的首届中国庙会文化论坛上,专家们认为,北京的庙会要结合地域性文化,这样既能避免同质化,又能弘扬老北京年味传统。如龙潭庙会可主打宣南文化和天桥文化;地坛庙会可主推皇城、坛庙祭祀文化;圆明园庙会可再现皇家节庆习俗。
北京庙会走进当代,走向未来。它在北京建设“世界型城市”历程中对于继承传统文化和唤起年味回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