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走进越南归侨郑巩的家,他家相机柜里存放着3部相机。今天看来显得老掉牙的相机,述说着这位归侨35年的生活变迁。
越南归侨用相机记录历史
郑巩的家位于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华侨城小区。该开发区前身是广西武鸣华侨农场,曾先后安置了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的归国华侨1.2万多人。
郑巩告诉笔者,1978年,他从云南河口回国后几经辗转,最终定居在武鸣华侨农场。刚开始,他和7个归侨挤在一间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宿舍里,从事农耕。
郑巩指着一张黑白照片说:“这是我用越南带回来的宾得相机在甘蔗地旁给我老婆照的,旁边这辆手扶拖拉机当时是农场的‘宝贝’。”
两年多的农耕生活后,1981年,郑巩在农场场部所在地开了照相馆,成为农场“个体户第一人”。
专职照相之后,郑巩所用的相机也变成了佳能AE1,他拿着这部相机,走遍了中国安置有越南归侨的华侨农场。如今,他的相机也进入了数码时代,佳能5D2相机让郑巩更便捷地记录着越南归侨的历史。
在郑巩的镜头下,农场低矮的泥砖房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新城区。在开发区办公大楼内,一张开发区的夜景图被悬挂在显眼的位置,作者就是郑巩。
郑巩的新家是不久前根据农场综合改革规划,用原在偏僻农村的住房置换的。郑巩的妻子说:“在城里住好多了,买菜、购物、看病都方便。”
东南亚归侨生活习俗获传承发展
今年74岁的缅甸归侨曹锡麟,回国已近50年。1968年分配到武鸣华侨农场工作后,他做过农活干过木工;上世纪80年代后,他担任了农场分场的场长;上世纪90年代,他担任了武鸣华侨农场一家合资企业的厂长。“改革开放前,饭没得吃饱,改革开放后,归侨的生活天天像过大年。”曹锡麟说。
印尼归侨饶汝瑾、陈金莲夫妇回国已有50多年。笔者来到他们家时,电视里正播放着夫妇二人和农场其他退休职工平日健身跳的印尼风情舞。他们归国后一直保持着印尼的生活习惯,陈金莲做的印尼糕点,味道纯正而精致。陈金莲已将做糕点的技艺传给女儿和儿媳。
退休后,饶汝瑾每月退休金4000多元人民币。他说:“我们的孙子念书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免费的,现在我们每天就想着打打麻将跳跳舞,把身体养好就行!”
华侨农场借自贸区商机成功转型
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胡志崇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介绍说,武鸣华侨农场是广西安置东南亚归侨数量最多的华侨农场。利用这一资源,2004年,广西以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为契机,成功将农场转型为经济技术开发区。
“我们正在进行新型城镇化探索。”胡志崇说,未来3年内将全部把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归侨侨眷转移到经济区的中心区,让他们享受城市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归侨侨眷搬迁腾出的土地流转之后,我们将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归侨侨眷还可以分享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
“我们拥有新型城镇化所需的产业,现开发区内的大量企业面临招工难,归侨侨眷的到来,为开发区发展第二、三产业提供了人力资源。”胡志崇说:“我们在开发区建设了东南亚小商品市场,让这些骨子里就有市场经济意识的归侨侨眷们发挥专长,告别靠天吃饭的日子。”
据广西侨办侨政处处长秦伟鹏介绍,武鸣华侨农场以东南亚归侨为桥梁,加大和东盟的合作,成功实现工业化转型,在全国的华侨农林场中经常作为典型介绍改革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