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2月13日 星期四

乡音的美妙——

远离过故土的人才体味得出

本报记者 尹晓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2月13日   第 05 版)

  大年初七,大雪,父亲远行。

  年前,父亲同家里讲,年后他要去吉林打工。一直未离开过故土的奶奶一听就急了,“那里那么冷,你这个身体能行么?”

  “有同伴儿,去试试,不行就回来。”父亲工龄30多年,月薪还不到2000块,而家里的房价早就涨到了一平方米4000元的样子,父亲想出去试一试。

  父亲出发的那天,奶奶大半天没吃饭,一宿没睡着,除了担心还是担心。

  由于县城里企业的效益普遍不好,四五十岁还出去打工的人并不少。过年的时候,恰逢有个叔叔从博茨瓦纳打工回来,他们在那里工作了16个月,这一期已经结束,正在找新的打工的地方,或者是印度尼西亚,或者是其他。还有两个叔叔在伊拉克打工,那里的局势却又那么不稳定。

  男人出去打工,女人在家照顾老人,是这个年龄段的基本状态。而这个没有选择的选择不外乎是为了多挣几个钱。亲友相聚,听到最多的就是退休金涨到多少了,工资涨了多少了。之后永远是对机关、事业单位的羡慕。在当地,公务员、医生、老师被视为3个最优质的职业,薪水高,退休工资也高。

  这几年,家乡变化确实不小。路上的车明显多了,家庭买车的也越来越普遍,一般是10万元左右的车,间或也能看到六七十万元的私家车。楼盘也越来越多,冠以什么花园之类的名称,购物中心也一家接一家地开,连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的我,都觉得这里陌生、新鲜。大概13年前,这里还没有大型超市,公共汽车才有两三路。

  但没变的仍旧是人们的希望,希望走出县城,去更好的地方发展。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回到县城进不了机关事业单位,就意味着薪水很低还随时有失业的危险。对一般家庭来说,从孩子读小学就开始灌输一种理念,,不外乎,不好好读书,考不上好学校,就找不到工作。

  即使走得再远,故土还是难离。不论中老年还是年轻人,无论走得多久,一回到家,就能自动转换成乡音,而这种乡音的美妙也只有远离过故土的人才体味得出。

  曾经的一堂现代汉语课上,主题是方言,每位同学要用家乡的方言介绍自己。一位来自浙江的同学不会说方言,使得任课老师深深忧虑。不曾想到,这样的忧虑,我在故土竟也相遇。

  亲朋家有几个幼小的孩子,两岁到5岁不等。素日里,他们与家长的交谈,已经变成了夹杂着口音的普通话。于是走在街上,我也刻意观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讲普通话已经变得很普遍。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说,让孩子讲普通话是因为觉得方言讲出来难听,觉得土。

  乡音无改鬓毛衰,这里面藏着的是身份的认同。每次下了火车,听到客车师傅用乡音招徕客人,那个熟悉劲儿,就是告诉我,到家了。

  初八晚上,父亲终于到了目的地。在那里有许多像他一样背井离乡的人,操着不同的方言。工作的时候可能会使用普通话,但同乡之间,跟家里问候的时候,用的还是乡音。

  而我,也离开了故乡,回到了北京。在那片叫做故乡的地方,只剩下母亲,操持家务、供养双亲。

佳节里的乡愁
时代洪流中,何处话乡愁?
莫让大城市乡愁难觅
愿这座山前总是田野
远离过故土的人才体味得出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