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1月28日 星期二

吸引社会资本办医 调动优秀生源下乡

北京鼓励兴办私人诊所(聚焦京城)

本报记者 宦 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1月28日   第 05 版)

  作为医改中的基础性改革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改革至关重要。按照国务院对新医改的总体要求,须“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基本体系。”1月23日,北京市出台意见,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根据意见,北京市将推出多项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措施。包括: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兴办私人诊所,建设新型区域性卫生联合体;鼓励非政府办基层机构使用基本药物,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远郊区县基层机构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放宽至京外省级医学类普通高校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等。

  

    ◉“病有良医 病有良药”是目标

    住在朝阳区和谐雅园86岁的单达圻老人,因为患有慢性病,每隔几天就要到百环家园社区卫生站就诊拿药。这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服务的对象是附近社区的5万多名居民,医务人员却只有8位。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国家新医改基本原则自2009年确立后,一系列基层医改政策在北京加快落地。目前,北京市已组建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3000余个,累计签约361万户居民,759万余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和4种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0%以上。

    “然而,到目前为止,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仍未完全形成,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基层社区招不来人才,留不住人才。”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这几年,基层医改的成效非常显著,但是改革当中有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出现,看病难集中反映在大医院挂号难、住院难。同时基层的人员整体缺乏,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存在问题,老百姓对在基层社区医院看病还不能够完全信任。“这么多的问题,改革应该从哪里着手?我们认为,最迫切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病有良医,病有良药’,这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服务和水平。”韩晓芳说。

    ◉“医药分开”破除“以药养医”

    位于丰台区方庄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最近在尝试一种新模式,即安排签约患者优先到签约医生处就诊。患者将签约医生名片贴在自己的“健康护照”上,每次就诊后自行记录健康随访情况。在医生的信息系统里,签约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一目了然。

    “下一步将明确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主体地位,鼓励社会资本在规划范围内举办非营利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准许符合条件的医生到社区开设全科医生诊所或私人诊所。同时,鼓励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基本药物。” 韩晓芳介绍说。

    此外,“医药分开”改革也正式确定,未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诊疗费,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设立医事服务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通过总量平衡、结构调整的办法,打破传统“以药养医”的沉疴。

    “传统上,人们会更容易认为医院等公共卫生机构可以提供最好最全面的医疗服务,实际上,对于很多常见病和慢性病,以及健康管理、传染病预防等医疗服务来说,社区医疗可以提供更有效、更便宜、更便捷的医疗保障。” 世界卫生组织老龄化和生命历程处处长约翰·比尔德表示。

    ◉职称晋升“挂钩”社区服务

    如何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素质水平?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副处长辛向阳介绍说,一方面建立符合实际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另一方面则会将社区医疗服务时间作为市区医院医疗卫生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必须达到的条件加以硬性保证。

    以朝阳区中部医联体,即朝阳医院医联体为例,这里实行的社区医院“责任主任”模式就是一次新型尝试。去年11月以来,朝阳医院的7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成为朝阳区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责任主任,任期一年,在任期内负责朝阳医院与所任职社区中心的联系,做好双向转诊、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等工作,每周至少在社区卫生中心出诊一次,让在社区医院住院的居民也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查房的待遇。

    据市卫生局介绍,今年,北京“十、百、千社区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将培养出13位社区卫生首席专家,91位社区健康管理专家,还将培养社区卫生业务骨干908人。这些高水平人才将进驻社区,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提高诊疗水平。

北京鼓励兴办私人诊所(聚焦京城)
点击北京
梦里陶然看雪白(名家话北京)
清华硕士京城办起养老院(京华人物)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