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1月20日 星期一

曾经的熟悉变得奢侈 虽然很稀有却可珍藏

网络时代触摸家书的温度

于国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1月20日   第 05 版)

  就读于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女生冷佳璇,自从上大学开始,坚持每个月给远在湖南老家的父母写一封信,“亲爱的爸爸妈妈:最近有没有想我?……我爱你们!”这是冷佳璇每个月家书惯用的开头和结尾。在信里,她会把心事跟父母分享,还会把自己得到的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以及与朋友逛街、聚餐的照片洗出来附在信里。她说:“我也常用电话和微信和家人联系,但是‘爱’字很难说出口,因此才用写信这种方式把感情告诉他们。”

  在这个即时通讯高度发达的年代,电话、微信、QQ的确方便快捷,但似乎少了一点情感表达上的温度。春节将至,重温亲笔书写家信的乐趣,别有一番风味。

  1 被遗忘的家书

  笔者在大学生群体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参与的近50名同学中,90%和家人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为电话,其余均为网络通讯工具。28名同学表示每天会和家人联系一次,10人一周联系一次,仅有3人曾经给家人写过信。

  “当时是高中老师建议我们写的。我那次考试考得特别不好,心理压力很大,就在信里把自己的情绪一股脑地跟父母说了。”英语专业在读研究生沙沙说,“没想到,爸妈看过信之后,表示特别理解我,一直劝我要放松。虽然现在很少写信了,但我觉得用这样的方式和父母沟通更没有距离感。”

  几乎所有参加问卷调查的同学都表示,自己身边已经很少有保持写家书这种习惯的人了,大多数的人也从未尝试过用这种方式和家人沟通。他们普遍认为,信件邮寄起来实在太慢,写起来又很麻烦,远远不及一个电话、一段语音来得简洁方便。

  2 家书何以“抵万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教授李蓝表示,由于现代通讯方式种类多而且快捷,人们多半放弃了亲笔书写信件这种传统的方式。而在过去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写信则是身处外地的游子和家里亲人沟通的唯一方式。杜甫笔下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道尽了其中的感受。

  在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留下了2000余封家书,在这些书信里,他与孩子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表达父子间情感,督促子孙用功读书……梁家9个子女后来个个成才,有3个是国家级院士:梁思成(建筑)、梁思永(考古)、梁思礼(火箭控制)。无论是感人至深的《傅雷家书》,还是饱含真知良言的《曾国藩家书》都为后人所传诵。

  李蓝教授还特别讲述了一封家书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他年轻时外出打工,经常给姐姐写信。一次,看了电影《多瑙河之波》后心血来潮,就给姐姐写了一封充满激情、富有文学情调的信。姐姐把他的信给了她任教小学的校长看,校长看后爱才,力劝李蓝去他们学校当代课老师。后来李蓝就去了那所小学代课,并从那里考上了大学。“要是没有那封信,我的生命故事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角本了。”李蓝教授感慨地说。

  3 家书为亲情升温

  与现代通讯形式相比,我们无法否认写信在及时性、便捷性等方面的明显缺欠。插再多根鸡毛的信件也比不过一通电话来得迅速。但是,“鸿雁传书”传的更多的是提笔酝酿出来的情绪,是文字间勇敢表达的亲情和爱意,是寄信、收信过程中的等待与期盼。

  北京语言大学展明峰博士说,QQ、微信等碎片化、快捷化、追求简单高效的交流属性,注定了其快捷有余,而厚重不足,很难把父母子女之间深层微妙的情感深入挖掘并全面呈现出来。亲笔书写家信恰巧可以弥补这一点。对远离父母的年轻人来说,在某一个晚上,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铺张白纸,写一封家书,是梳理自己思绪的最佳形式。利用家书和父母进行真诚交流、解疑释惑,那份从容的感觉,那种沉甸甸的收获,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家书对于个人在情感上的价值弥足珍贵,与亲朋的情感经历将在家书的墨迹间被完好保存、沉淀、发酵。春节即将到来,我们不妨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用敲惯了电脑键盘、按惯了手机按键的手给亲人写一封信,在信中说出对他们的爱,送上对他们的祝福。

网络时代触摸家书的温度
家书是“私人定制”(点点滴滴)
表彰日上演“好日子”
乡愁就像盐
致读者
佳节备思亲
亲眼看到富士山
去中国旅行
责编:刘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