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龙耀中华·百年大典》成投资新宠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2月25日   第 06 版)

  在收藏品中,龙是最出名的,关于龙的藏品最为丰富,升值空间大。所以“逢龙必藏”,“逢龙必涨”已成为收藏界定律!近期一款《龙耀中华·百年大典》(编号:A37-L-601)引起收藏界关注。它汇聚中国龙类藏品的力作,横跨百余年,收录了被奉为稀世珍品的大清龙洋,大清龙邮等。特别是以龙的形象为标志的清朝银元,清朝邮票等藏品多年来更是只涨不跌,在各大拍卖会上成交屡创新高。1991年在美国加州拍卖会上一枚清朝龙洋拍出18.7万美元,着实让西方体验了中国龙类藏品的龙威浩荡。《龙耀中华百年大典》的出现,无疑是历史的突破,升值空间广阔。《龙耀中华百年大典》被中国收藏家联合协会评为近十年最具价值的藏品。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首席鉴定专家蔡国声为《龙耀中华》———百年大典亲笔题词。为保证该藏品的真实性,特聘请中国司法鉴定机构对《龙耀中华·百年大典》(编号:A37-L-601)出具司法鉴定证书,并由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产品责任险承保。

  ●清朝龙洋的历史背景

  晚清时期无论是官府还是民间,谁都能铸造重量单位不统一、规格形态大小各异的银锭,白银的纯度也千差万别。随着对外贸易的深化,“洋钱”大量流入我国,给“看成色、称重量”的原始货币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甚的是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大量外国商业银行与旧有的本土钱庄票号并存,给老百姓带来的更是钱币的混乱与使用不便。后来随着清末大量“洋银”流入,因其“便于携带、规格一致、成色统一、交易方便”等优点,很快“商民乐用”。所以乘着大清“洋务运动”的风潮,银子也要“运动运动”了。清朝龙洋发展历程映衬着中国晚清货币政策的进与退,每一次断档也刻录着一次历史的颠簸。了解造币史和造币厂的变迁过程,不仅可以理解银元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会对不同时期龙洋的种类,成色,龙纹特征有所了解,如果追溯历史的话,清政府于1866年便在天津设立了机器局,它是由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等人所创办的,1867年开始生产西式枪炮,此后一直是清政府最为重要的兵工厂。我国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等沿海地带,历史上称为北洋,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最初是李鸿章办理北洋机器局,地点在天津城东十八里贾家沽道,又叫天津机器局(也叫北洋炮局),以生产火药为主。西局在城南海光寺,以制造枪炮军械为主。李鸿章认为国家机密工厂应由国人掌管,故撤去洋人总管密妥士,任命上海机器局督办沈保靖为总办,开始筹备铸造银元之事,所以龙洋正面都会有北洋造字样。至此开创了我国铸造机制龙洋的先河。银元不但废除了我国千年不变的浇铸造币工艺,还改变了固有的银锭形态,为我国的货币体系与国际接轨迈出了蹒跚的第一步,龙洋的诞生因此具有了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以及较为特殊的艺术收藏价值。

  ●专家支招辨真假

  银元的真假要一称、二看、三听、四包浆。

  一称,是指称银元重量。传世银元的标准重量为每枚26.5克左右,纯银含量为91%。经过100多年的流通磨损、氧化银元的重量会降低0.8克-0.1克,也就是说真品银元的重量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低于25.8克,但也不应该高于26.5克。但凡超出或者低于上述重量的赝品的可能性极大。

  二看,看银元的压制工艺,真品银元机器是上百吨的大型机器冲压而成,工艺精湛、立体感强。而目前的作伪者用翻砂或其他方式浇铸,就会留下蛛丝马迹,要么底纹不平整.要么有翻砂颗粒、砂眼,只要细心加上经验,再借助放大镜,总能找出些问题。真品龙洋龙鳞成片状互不相连,龙眼自然圆睁,仿品龙洋龙鳞呈网状,龙眼极不自然。

  三听,听声音,因为质地的原因,银币在受外物敲击的时候,会发出不同的声响,为“听音辨器”提供了便利。一般情况下,真品敲击所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通透悠长,而赝品的声音要么短促发闷,要么尖利刺耳,都不自然。

  四包浆,包浆是指银元在长达百年和氧气、水分、衣物、皮肤等物质的相互摩擦所形成的光泽效果,真品传世龙洋表面有一层原包浆,包浆程浅黑色。用蜡火烧烤出来的仿品龙洋包浆呈黑色,丑陋不堪,一眼便识。

  ●华邮之王——清朝龙邮

  清蟠龙邮票,发行于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御准开办“大清邮政”以后第一次正式发行的邮票,它是中国邮票史上首次由皇帝亲自御批的邮票。

  蟠龙邮票画面的整体布局采用了满满堂堂、中心取圆、局部透白、四角衬花的传统技法。

  清朝龙邮作为中国邮票的开山鼻祖和龙头藏品,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清朝龙邮的发行史、特征和版式、邮戳、实寄封等,长期以来都是集邮研究的重要课题。

  清朝龙邮被公认为中国数千年邮驿通信历史的终结和近代邮政制度的开端,其名气之大,前所未有。按理说,邮票的发行一定是由邮政部门所主持的,而清朝龙邮却与大清海关有一段不解渊源。1840年鸦片战争后,侵华列强在中国甚是嚣张,海关更是被洋人把持。当时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是一个叫罗伯特·赫德的英国人。赫德可是个中国通,28岁他就当上了大清海关的一把手,赫德一边掌管着海关,一边琢磨着如何将大清邮政这块肥肉也一并拿下,后来,他终于凭借与李鸿章的密切关系,说服清政府开办邮政,并且由他所管辖的海关来试办该业务,而由此中国最早的邮票走进人们的视野。

浙江淳安海内外 招才计划助推产业升级
旅检通道上的“水客克星”
《龙耀中华·百年大典》成投资新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诚聘海内外杰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