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关注:从“千人计划”的召唤
到“万人计划”的机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1月30日   第 08 版)

  人才不分本土海外

  刘  桔

  近日,“万人计划”首批入选名单向社会公布,共277人入选。其中,包括杰出人才6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2名,青年拔尖人才199名。

  2008年底,中央启动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掀起了海外人才回归报国热潮,目前已累计引进4000余人。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与“千人计划”不同,“万人计划”立足国内,任务是培养本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据了解,“万人计划”的首批入选者,不仅包括拥有留学经历的早期归国人员,也不乏本土培养人才。对此,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鹤霖表示:“国家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就应该‘不拘一格’,不惟学历,而以行业贡献为标准。”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闫长明认为,“虽然不同类型的人才存在着教育背景、学历、资质的不同,但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贡献,关键还得看业绩。而‘万人计划’,强调的也正是个人自身的这种业绩,看重的是其在所属的行业领域有无创新成果。”

  靠实力说话,用业绩衡量。伴随着我国对人才的激励和支持项目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本土人才拥有了与海归平等竞争的机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业也加入到平等竞争的行列之中。

  “千人计划”入选者王喆介绍,“千人计划”启动之初,国家对引进人才评选的基本要求是“领军人才”,比如对论文或专利等方面会作硬性的量化规定。伴随着国家发展、人才的逐批引进,后来逐渐发现,在一些对人才要求标准难以量化的领域,比如人文尤其是一些服务性领域,国家同样面临着人才稀缺的问题。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动态需求,“千人计划”的评判标准也变得动态化,越来越多行业的人才得以引进。“在不降低标准的大前提下,也不能僵化标准。”王喆这样总结道。

  灵活的不单是“千人计划”的评选机制。据了解,为了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万人计划”的设置涵盖了七大类人才。除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领军人才,还包括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等。

 

  海归机会依然很多

  舒  鹏

  2012年,国家推行“万人计划”,立足培养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少人认为,这是国家对培养本土人才的一种政策倾斜。但是,从近日公示的首批“万人计划”入选者名单看,其中的不少专家、学者都是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海归。

  “当今国际人才呈现环流趋势,人才不拘于一国之内。”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鹤霖介绍,“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也陆续派遣了许多人出国交流、学习,学成归来,参与国内建设。这些人虽然是海归,但本质上还是属于本土培养的人才。事实上,从入选‘万人计划’名单上看,不少人是承担了国内本土项目,同时走出去与国际相关行业进行交流合作。”

  “‘万人计划’并没有将海归摒除在外,相反,计划中提出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对海归正是一个重要的机会。”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闫长明解释,“海归在这几方面都称得上是‘排头兵’,他们在海外掌握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模式,回国之后,或加入高校研究院,或加入企业研究所,都是相关行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从‘万人计划’的首批入选者名单来看,海归入选比重很大,可见海归更有入选‘万人计划’的竞争力。” 

  与此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相比,“万人计划”不仅大大增加对人才扶持培养的名额,同时,也大大拓宽了国家所定义的人才行业领域,提出了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乃至哲学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进行顶尖人才培养。

  “对于从事各行各业的海归来说,得到‘万人计划’支持的概率是很大的。”王鹤霖表示,“国家现在各个行业领域都需要大量人才,“万人计划”将为国家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参与行业领域建设,并对我国各个行业领域的人才高端化起着推动作用。”

  对于海归创业来说,依托于本土环境,依靠本土人才是必然的,而本土人才也通过与海归的合作交流,了解国际领域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向。“万人计划”与“千人计划”并行,全面打造我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海归以自身优势,在‘万人计划’的扶持培养下大有可为。”闫长明说。

 

  竞争背后更是融合

  玄增星

  从“千人计划”到“万人计划”,最突出的特征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从海外到国内环境的转移。海归竞选“万人计划”,要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数量不断膨胀的海归自身群体,更来自日益强大的本土人才。而竞争的激烈也不仅仅体现在“万人计划”的评选上,更体现在海归的就业创业道路上。

  近年来,本土人才已渐渐成长为一股能够与海归相抗衡的力量。海归回国首先面临的是来自本土人才的竞争。虽然在不同领域,海归面对本土人才的压力来源有所不同,但就对国内环境的了解程度而言,海归人才普遍不如本土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之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认为,即便是在海归的优势比较明显的科技领域,相对于本土人才,海归依然存在对国内科研体制、政策不熟悉和与国内相关研究人员交流不够等劣势。“国内外在科研方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申请科研立项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海归需要时间来熟悉国内的科研环境。”杨学明说。

  在英国留学的吕岳川目前就职于北京一家投资公司,他认为在金融领域,海归相对于本土人才的劣势已经愈发明显。“海归对国内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环境不够熟悉、了解,是相较于本土人才而言的一大劣势。”吕岳川说,“从我本人涉及的金融行业来说,在国外确实能够学到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但国外授课一般以当地或美国作为标杆,接触到的金融体系也比较成熟、稳定、完备;而国内的金融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完善,所以海归回国后对国内的金融环境一时难以适应,学到的许多知识也难有用武之地。”

  另一方面,海归所要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来自海归群体数量的不断膨胀。由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中显示,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为历史最高值。快速上升的数字显示了海归是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却也昭示着海归作为一个身份标签的日渐淡化。而参差不齐的自身水平也让海归难以享有“精英”的头衔。已经迈入平凡时代的海归将会面临更多的压力与挑战。

  激烈的竞争对海归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正如杨学明所说,“有竞争才有进步”。“万人计划”的实施为各类人才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公平的竞争平台。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上,我们看到的不应仅仅是海归面临着来自各方的竞争与挑战,更应当注意到人才之间的界限也在慢慢模糊,人才资源甚至开始渐渐融合。在这种情况下,海归除了尽快适应国内环境,摆正心态来直面竞争,更应该与本土人才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在不断的磨合与交融中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谱写新篇章。

“万人计划”引发海归热议
人才就是人才(创事记)
关注:从“千人计划”的召唤
到“万人计划”的机遇
责编:齐 欣 邮箱:and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