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示威游行困扰泰国成“泰囧”

杨 宁 李艾鑫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1月28日   第 06 版)

  当地时间25日,泰国曼谷,反政府抗议者聚集在一起,占领了政府办公大楼附近的主要道路。
  图片来源:中新网

  红衫军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集会,表达对政府的支持,希望以此吓阻部分反特赦法案示威者推翻政府的意图。
  图片来源:视频中国

  以“黄衫军”为基础的反政府民众,在本月25日至27日,将曼谷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活动推向高潮,他们高呼要解散英拉政府及国会。于此同时,支持政府的“红衫军”也发动了集会,反对任何希望通过政变方式来推翻政府的行为。然而,反对派示威者来势汹汹,迅速包围了总理府、议会大厦、警察驻地以及财政部、外交部,让曼谷街头几乎陷入“瘫痪”。

  占领运动掀起示威浪潮

  据美联社25日报道,大批示威者闯入政府财政部大楼,成为了反对派自上月发动示威以来最为猛烈的举动。

  不仅如此,组织方甚至决定彻夜集会、占领大楼、封锁道路、对政府部门和英拉住所断水断电,以逼迫英拉政府辞职。据反对派组织者统计,25日晚集会人数就已达到44万,泰国反对党核心领导人之一、前副总理素贴表示,希望最终能够达到百万人的抗议规模。

  类似的事件在过去的5年里就发生了两次,2008年的大规模示威活动封堵了曼谷机场,他信政府被法院解散;2010年民主党政府镇压“红衫军”的示威,造成90余人死亡。而今,各方都在担心泰国是否会再度陷入暴力争斗的泥潭,再度上演反对他信的人民联盟“黄衫军”与声援英拉政府的泰国反独裁民主联盟“红衫军”之间的斗争。《华尔街日报》表示,不少人已开始担心反政府示威者与支持政府的“红衫军”爆发冲突。

  派别争斗左右抗议矛头

  论及这次抗议的导火索,要追溯到一份可能会使泰国前总理他信回国的特赦法案。一时间,这份法案引发了强烈争论,而争论的核心,就是该不该赦免他信。

  10月底,对于这个法案的反对派就已开始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而11月中旬,这份法案已被国会上议院全票否决,围绕特赦法案的游行示威运动本应平息,但反政府力量并不打算就此偃旗息鼓,仍然在向现政府频频发难,将抗议矛头转向现任政府。

  事实上,当前抗议的核心是泰国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紧张对立的体现。冲突的双方是在泰国广泛中下阶层中他信的支持力量,以及反对他信的中上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在泰国,70%以上是农民、工人等相对贫困的群体。原泰爱泰党领导人他信从政之初推行草根政策,出台了很多措施扶助低收入人群,深受底层民众爱戴。正是因为政策太向农民倾斜,损害了中产阶级等中上层群体的利益,才有了反对派的反扑。

  在泰国,不到总人口30%的富裕阶层掌握着80%的社会财富,掌控着绝对的政治资源,民主党一直是他们的“代言人”。相比之下,他信以及他的同盟党代表草根阶层。草根的数量占多数,虽然对泰国的政局影响有限,但他们手里掌握着绝对数量的选票。这也是为什么他信下台了,近5年之后英拉带领着代表“草根阵营”的为泰党还能胜选的原因。

  作为他信的妹妹,现任总理英拉成为了这场冲突中矛盾与压力的直接汇聚点。反对党担心,他信虽然流亡在外,但其在国内的影响力仍然不小,在穷人眼中,他仍然是一个形象高大的人物。因此,反对党认为,若他信一旦回国,会使执政党势力大增。所以,英拉政府虽然已经承诺放弃特赦法案,但集会人群对此并不买账,并力求实现“推翻英拉政府”。眼下,英拉正面临在国会的不信任投票,28日的投票结果将决定她是否会遭到弹劾。说到底,两派的斗争至今仍左右着泰国的局势。

  动荡不安引发旅游预警

  英拉25日发表讲话,宣布目前政府将在首都部分地区实施的国内安全法扩大到全城以及周边几个省。该法禁止集会示威,并允许警方依法驱散集会者。同时,英拉正在努力寻求对话与解决方案。

  “我们会严格执法,但我会确保不使用暴力,”她说道,“我呼吁民众协助政府官员执行法律,让国家恢复常态。”

  即使如此,不少人对持续升温的抗议活动表示不容乐观。一段时间以来,有增无减的示威游行扰乱了政府的正常工作、威胁国家和人民的安全,特别是旅游业受到的影响不仅波及本国经济,同时也辐射到了不少海外游客的出行计划。

  据悉,到目前为止,已有22个国家发布了旅游预警,建议国民避开泰国发生抗议示威的地点。据俄罗斯《报纸报》援引塔斯社消息,受泰国国内局势影响,俄罗斯驻泰国大使馆呼吁俄罗斯民众尽量避免前往曼谷。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也发出警示,提醒在泰国曼谷或近期拟赴曼谷的中国公民,避免前往民主纪念碑广场、总理府等政府机构附近的游行示威区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好自我保护工作。

感恩节,美国该反思什么
示威游行困扰泰国成“泰囧”
图片报道
“好奇”火星车恢复正常工作
强权,为安倍“独裁”铺路吗?
新方法或有助帕金森氏症治疗
责编:杨 宁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