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小课堂 大收获

张悦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1月22日   第 06 版)

  几年前我刚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硕士的时候,有两件事特别不习惯。第一件是课程数量。按照学校对学分的规定,我整个学年加上必修课一共才只有4门课程!但我之前在国内读本科时,平均一个学期就有七八门课程,最多的一个学期考了11门试。面对学业从每年十来门骤降到4门,我当时一来觉得这学费交得有点“亏”,二来觉得未来一年的学习一定是“小菜”。记得开学初我还跟国内的朋友们信心满满地说,课程这么轻松,那我剩余的大把精力就只能每天去附近的大英博物馆消耗喽!

  这个天真的想法自然从未实现。事实上,正式课程一开始,我就体会到英国这种“精简”教学的压力:老师讲课的风格不再是我熟悉的知识点串讲,每节课倒更像是一个会议发言,讲义一开场就是老师自己对核心问题的评价与观点。至于这个观点你能理解多少,能提出多少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取决于每周每一门课那长达两页纸的推荐阅读书目你读完了多少。换句话说,别看一周每门课课堂时间只有2-3个小时,但听懂这两三个小时的课程需要每个学生几十个小时的课下准备。教学的起点已经不再是扩充学生的知识广度,而直接起步于构建学生对知识的驾驭能力。很快我就转为庆幸“还好只有4门课”。

  第二件让我不习惯的事情是课程人数。必修课和热门课还好,总会有二三十个学生,但我选的一门经济历史系的选修课一共才有7名学生!记得第一天上课看到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我们几个人,我的直觉便是选这门课是个“坏主意”。和很多不习惯于英国研讨课这类授课形式的国内留学生一样,我当时的小算盘是,如果20个学生一个班的话,研讨课上每个人说一句话,半个小时就过去了。但这门课一共才7个学生,每周都要对一个新议题谈3个小时——我们会有那么多可说的吗?到时候7个学生面面相觑,这会不会是每周最难熬的3个小时呢?

  结果这类冷场从未出现。事实上,也许因为人数少,每个学生的课前准备都格外充分,而且因为班级小,大家很快熟悉了相互的思维习惯和观点,因此每周的讨论不像是割裂开的专题讨论,倒像一场长达22周的深入而连续的对话。常常是3个小时的课程结束后,大家会相约一起到附近的比萨店继续聊。当然,聊的话题就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内容了,而是山南海北各类趣事。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激发大家对这门课探索热情的,其实不是博学教授的引导,而是每周“过招”讨论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在水平相当的同学中那个更有洞见的人——原来朋辈压力才是最有效的动力!后来这门课成为我硕士期间最喜欢的也是收获最大的一门课。

  现在想来,我那每天去大英博物馆参观的豪迈计划十分好笑。大学刚毕业的我曾经是个典型的对资讯有“收集癖”的“知道分子”,而英国那看似稀疏却以讨论为主的课程,让我学会了对信息的品鉴。

  (寄自英国) 

小课堂 大收获
职业发展胜过薪金期望
张钰哲:我的中华我的星(百年留学)
责编:赵晓霞 邮箱:haiwaixuez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