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图书馆办到家门口 全天候能够办借还

深圳市民手持一卡坐拥书城

张 岩 余胜英 林坤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1月20日   第 07 版)

  一些读者坐在深圳图书馆台阶上看书

  深圳自助图书馆为市民提供便捷服务台,广受关注

  在深圳,读书是一件轻松便利的事情:公共图书馆遍布全城,一证通行,通借通还,一张读者证可借遍几百家图书馆;自助图书馆就在家门口,24小时借书还书,就如市民自家的书房……

  10年来,深圳人一直行进在“图书馆之城”这个充满人文想象和诗意情怀的理想道路上,他们精心描摹,用心勾画。今年7月,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这,恰逢其时地为“图书馆之城”建设10周年庆典送上了一份厚实的贺礼!

 

  1

  一个“书城”的文化愿景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文化形象与标志,而图书馆的数量与人均藏书量则是国际化城市重要的文化指标之一。这一点,早已成了深圳人的共识。

  “图书馆之城”建设既是一种文化创新,也是一种文化追求,更是一种文化使命,深圳人的文化期许和阅读热情就是深圳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动因。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很早前就敏锐地指出,要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网络,把建设资源丰富、服务便捷的“图书馆之城”,作为深圳的特色文化来加以规划和实施。2003年,深圳市正式启动“图书馆之城”建设,出台了三年实施方案。2004年,“图书馆之城”建设纳入了深圳“两城一都”(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设计之都)文化立市发展战略体系。从此,深圳掀起了一个“造城”热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实施规划方案……深圳也因此成为国内第一个以此为文化愿景的城市。

  深圳携“梦”而行,追“梦”不已。如今,一座架构在传统图书馆和高科技网络系统上的现代化“图书馆之城”已经初现雏形,一座实现全民文化权利的基础阵地已经构筑启用。

  2

  一张全覆盖的 “书网”

  所谓“图书馆之城”,其实就是一张文化惠民的大网:它是以全市的图书馆网络和数字网络为基础,联合各图书情报系统,建立覆盖全城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建成为一个互通互联、资源共享、没有边界的大图书馆网。

  如今,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已迎来了它秋实高挂的金色时节:截至2012年底,深圳拥有各级公共图书馆640座,其中市级图书馆3座,区级图书馆8座,街道级及以下基层图书馆629座,劳务工图书馆近百家,“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200台,初步形成以市图书馆为龙头,以区图书馆为骨干,以街道图书馆、社区图书室、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网点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每1.5万人口拥有一个基层图书馆服务点”的目标。

  仅2007—2012年间,深圳公共图书馆馆舍总面积就由22.7万平方米增至32.1万平方米,增幅为41.11%;阅览座位由25445个增至37645个,增幅为47.95%,其中残疾人阅览座495个。2002年,全市公共图书馆馆藏总量为536.44万册(件),2012年达到了2698.87万册(件),是2002年的5.03倍,超额完成“十一五”时期人均藏书两册的目标,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2002年馆藏电子图书仅有30万册,2012年就增至453.63万册,是2002年的15.12倍……从深圳少儿图书馆到服务盲人的深图“视障阅览室”,从蓝色盐田的“海洋文献馆”到金色罗湖的“金融珠宝图书馆”,从文化南山的“博士论坛”到宝安、龙岗的“劳务工图书馆”,鹏城无不闪烁着图书馆之城的耀眼光彩。

  3

  一种零差异的“统一服务”

  2009年以来,深圳启动了“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建设,统一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条形码、RFID标签,建立统一的书目数据库和读者数据库,实现对馆藏数据、读者数据、流通数据的集中运作、管理和维护,通过“图书馆之城”门户网站统一导航、统一检索、统一使用,打造“全城一个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图书馆服务。2012年4月23日,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同时发布了“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LOGO,目前已有212家公共图书馆及200台自助图书馆加入统一服务平台,实现了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和一证通行、通借通还,标志着统一服务成为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又一个里程碑。

  读者只需走进这些公共图书馆,就可以享受全市主要公共图书馆资源,轻松“坐拥书城”。

  在这一平台下,各成员馆之间协商合作,积极探索办馆新模式。譬如,深圳图书馆负责研发了“图书馆之城”中心管理系统,并负责技术设备和软件的更新维护。2009年,深圳图书馆与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联合创建“深圳文献港”,还与广州、香港、澳门的旗舰图书馆合作实现了文献资源共享。

  4

  一种“悦读”的城市品格

  博尔赫斯说:“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走进福田区卉港豪苑的社区图书馆,你顿时便感到了一股温馨的气息:整洁的书架,鲜绿的植物,安静的阅览室。在这里,不同身份、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读者平等、自由、快乐地阅读着,畅游在广袤的思想之域。盲人石浩是深圳图书馆视障阅览室的常客,在这里他不仅学会了打字,还能通过盲人读屏软件上网查资料、听歌,甚至用QQ和朋友聊天。随后,他还成了阅览室的义工老师,并前往北京盲校进修,当了一名钢琴调音师。

  以读书为荣,以“悦读”品味生活之美,成了深圳的城市品格。在深圳,所有市区公共图书馆坚持每周开放6天以上,每周总开放72小时以上,基层图书馆每周开放36小时以上。2012年,进馆人数为2292.88万人次,是2002年的4.05倍;2012年外借图书926.1万册次,是2002年的5.73倍;2010年底累计有效办证129万多张;读者活动5256场次,参加者达210万人次,各项读者服务统计数据也大幅提高。

  深圳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深圳人的阅读史和心灵发展史。深圳因热爱阅读而受人尊重,因无处不在的图书馆而书香弥漫,城市的未来因此拥有了不竭的精神动力。恰如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所言:“全民阅读是深圳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也给了这个城市仰望星空的能力。”

深圳市民手持一卡坐拥书城
我在深圳带出一批“李云迪”(深圳名家)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