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份记忆,也是一面镜子。有人说,“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今后的五百年。”尊重文化遗产,留住历史记忆,保存文明发展的脉络,才使得我们对文明的记忆更加丰富、鲜活。
近年来,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方向,民间收藏与展示正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它不仅是官方博物馆的必要补充,更鲜活地勾勒了人们的生活风貌,唤醒沉睡的生活记忆,展示了完整的文化脉络……
胡同博物馆:讲那过去的故事
北京史家胡同的隔壁正是世界名车商店云集的金宝街,这里的平房也因顶着“学区房”的光环而售价高达十几万元1平方米。也就是在这里,在胡同的24号院内,人们三三两两走在院子里,诉说着这样的声音:“看这些物件儿,听这些叫卖声,让我们想起过去的日子……”这就是近期开放的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一个让人怀着无限思绪的地方。
作为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史家胡同始建于元代,而胡同博物馆所在的院落曾经是现代作家凌淑华的故居、史家胡同幼儿园旧址。一进门,墙上的砖雕是从临近胡同收来的老物件,地上散落的汉白玉井圈据说是以前王公贵族才能用的。在馆内,一个根据1957年测绘图和1959年航拍图制作的史家胡同沙盘精致地还原了整条胡同的风貌。
胡同长大的王女士虽然早已不住在这里,但“胡同情结”一直挥之不去,这次约了发小,骑着自行车专程过来参观。她回忆说:“你看这雪花冰箱、单桶洗衣机……那会儿谁家要有这么一套组合柜,羡慕死了;谁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全院儿都得上他家去。那时候买夏普、东芝的电器,得用‘出国人员服务券’,要上安定门外的出国人员服务部提货去。哎哟,都是奢侈品!”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学生张屹然也在留言簿上写道:“在史家胡同34号院生活了13年,曾在史家幼儿园上小班、史家小学上小学、北京二中上初中,目睹胡同的点滴变化。我们居民希望多元的文化,但更希望继续过平静的生活,不愿意这里成为第二条商业街。”
如今,博物馆隔壁依然住着老住户,他们三两倚着院门聊天,收音机里放的相声、评书,生活一如既往。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说他最大的愿望是“让博物馆空了”:“不应该把博物馆塞得满满当当,希望好东西能够重新回到胡同。整条胡同才是一个活的博物馆。”
老物件陈列室:咂摸民俗的滋味
“我有200多个收破烂的朋友,他们一旦发现什么老物件,就会立马打电话叫我去买。”阿龙对于民俗老物件的把握,全凭自己的感觉。他说,“我收藏的这些东西,以前只是自个儿看,自个儿欣赏,但后来我的想法变了,想拿出来让大家都能欣赏到老北京的传统物件。”
阿龙,名叫宋振忠,满族人,是第五代北京人。他在钟鼓楼旁一间不起眼的平房里,陈列了1900年到1970年间京城老百姓饮、食、衣、用、家居等方面的经典物件。每一个带着好奇来到陈列室的人,都会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敬意离开。这里的老物件让人们尘封多年的记忆被打开,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
说到收藏“文化”的渊源,还要从1981年说起。那时的阿龙跟着母亲“玩儿”收藏,从八仙桌、太师椅到缠线的线板、挠痒痒的老头儿乐;既有做买卖用的各种叫卖工具,也有日常生活用品,每一件都是一把可以打开老北京记忆的钥匙。也是从那时开始,阿龙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尽最大能力收藏老北京的民俗物件,开一个民俗博物馆。
如今,他实现了这个梦想。“你不知道外国人看了这些老物件有多喜欢,你看看这个留言本。”阿龙自豪地给我翻看外国朋友们的留言,有英语、有法语、有德语……虽然不能完全看懂外国朋友都写了些什么,但我们似乎可以想象他们提笔留言时内心的惊讶与感动,惊讶于这里的生活乐趣和智慧。
就为着让人们能更多地了解那些胡同里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生活智慧,阿龙就这么执着地“坚持了30年,奋斗了30年,收藏了30年”,他还说,“如果有一天,要看中国的老物件需要跑到外国的博物馆里,那算怎么回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