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大熊猫野外放归:

“张想”带走人类的梦想

本报记者 尹 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1月15日   第 15 版)

  “张想”向大自然迈出第一步

  “张想”在妈妈指导下练习爬树

  出生1个月的“张想”和妈妈在野外环境中

  “张想”走出放归笼

  “张想”在享受美餐

  即将放归大自然的“张想”

  “张想”半岁时在妈妈怀中

  “张想”2岁时在竹林中嬉戏

  11月6日,大熊猫“张想”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内被放归自然。这也是目前全球放归野外的第一只人工繁育的雌性大熊猫。

  上午11时33分,放归笼的大门打开,2岁零2个月的“张想”在笼子里转了几个圈,然后将头探出笼门四下看了看,确定没有危险,才缓缓走出笼子,边走边看,还时不时地嗅嗅地面,慢慢的“张想”的步子越来越快,带着点小跑,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等待它的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一切,通过电视现场直播传递给了全世界的观众,也引起了无数熊猫迷的兴趣。

  大熊猫“张想”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选择“张想”作为野外放归的对象?“张想”能在野外独立生活吗,遇到危险怎么办?作为全球第一只野外放归的雌性大熊猫,“张想”的放归有什么意义?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本报记者日前独家采访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

  “张想”是怎样养成的

  2011年8月20日16时51分,“张想”出生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野外放归培训圈”中。体重137.4克的“张想”还有一个大它8小时的同胞兄长。它们的妈妈“张卡”是在半野化环境下产下它们的。

  “圈养大熊猫半野外产仔是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大熊猫野化培训与放归研究中的一个实验设计。”张和民介绍,熊猫妈妈“张卡”来自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初选择张卡也是有原因的。“张卡是在半岁到1岁之间时被人们救护回来的,它还存有野外生活的记忆,所以我们选择它作为培养野放大熊猫的妈妈。”据了解,“张卡”是第三只在半野化环境产仔的大熊猫。

  “张想”从出生到放归,一直生活在野外环境当中,熊猫妈妈“张卡”教会“张想”爬树、吃食、找栖息地等生存本领。张和民说,在“张想”成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接近它时都身穿熊猫伪装服。“可以说,‘张想’从来没有看到过人类的真正面目。”

  正因为如此,“张想”对于人类没有一点依赖性,相反,它对人类有很高的警惕性,见到人就会逃避。张和民说,某种意义上,在成长的这2年间,“张想”一直在接受野化培训,和野生大熊猫没有多少区别。

  张和民还提到一个细节,“张想”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都戴着一个小的项圈,可以对“张想”的所有活动进行录音,工作人员每个月更换项圈,读取其中记录的数据。通过科研人员对这些数据的解读,可以掌握“张想”每一成长阶段的健康状况,从而总结出它的活动节律。比如,4个月时,“张想”学会上树后,大部分时间待在树上休息;14个月后,它喜欢跟着妈妈进竹林,吃食时间变长,在树上休息的时间变短等。同时,科研人员还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声谱分析,更准确地掌握“张想”行为发育的整个过程。

  张和民透露,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对音频项圈做进一步的研发,未来将可以把数据实时传输回来。

  在对大熊猫培训之后有一个评估,依据就是成长期间搜集的数据,评估合格的就会被放归。张和民介绍,实际上培训的一共有2只大熊猫,最终只有“张想”通过了考核。

  独自生活行不行

  “张想”被放归野外之后,将要面对的是真正的独立生活。“当然了,我们会一直对它进行追踪监护。”张和民说。

  在放归前3天,“张想”被捕捉装笼,并接受了一次全面体检。

  11月2日上午9时半,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和饲养员在海拔近2500米的核桃坪第二阶段培训圈,对“张想”进行捕捉装笼。为了不惊吓到“张想”,工作人员换上了特制的熊猫伪装服,并在自己身上涂抹了大熊猫的气味。在无线电接收机的帮助下,搜寻出“张想”的大致位置,再用竹笋将“张想”和妈妈“张卡”引诱出来,让它们顺着铺设了竹笋的预定路线,一步步走到笼中。

  之后,在核桃坪基地,两名工作人员对“张想”进行了24小时行为观察。经过捕捉和转运,“张想”的应激反应较为强烈,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与野生大熊猫很相似。因此,在体检之前,工作人员给它注射了一定比例的麻醉药,之后对它进行了体尺、体重测量、血液生化检查、寄生虫等全身检查。结果表明,“张想”体重达40公斤,体长84厘米,生长发育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正常,属于亚成体大熊猫。在体检的同时,工作人员还检查确认了“张想”皮下埋植的国际通用ID身份识别芯片的位置,并给它戴上了具有全球卫星定位和无线电遥测功能的GPS颈圈,以便野外放归后的数据收集和活动监测。

  “这个GPS颈圈要比之前佩戴的音频项圈大一些,内置电池,可以维持1年左右,电池耗尽后颈圈会自动脱落。所以,不会对‘张想’构成危险。”张和民介绍,之后,工作人员会给它换上新的颈圈。

  通过这个颈圈传回来的数据,工作人员可以获知“张想”在新的环境中每天的活动状况,包括处在什么海拔高度、每天走了多远距离等,从而间接判断它放归的情况。

  如果“张想”在野外碰到意外情况,或是受伤了,工作人员如何获悉?张和民介绍,根据颈圈传回来的数据,如果显示2—3天“张想”都是处在休息状态,那么可以推断出了问题。通过GPS显示的它的大体位置,巡逻人员就会尽快赶到现场处置。

  “张想”放归已有10天,张和民介绍,传回来的数据显示,目前“张想”状态良好。

  为何赢得这么多关注

  2006年4月,首次放归了人工繁育大熊猫“祥祥”,不幸的是,2007年2月,“祥祥”在与野生大熊猫争夺领地和食物时,从高处摔下致死。“其实,这与培训方法也有一定的关系。”张和民说,“祥祥”是人工干预培训的,在人工的条件下长到两岁以后再培训,到4岁放归的时候,对人类的依赖性已经很大,很多的技能没有培训到位。“但是,工作人员从‘祥祥’身上获取了很多经验,之后,我们开始采用‘母兽带仔野化培训’的方法。也就是熊猫妈妈怀孕后在半野化环境下生产。对熊猫宝宝的性别我们没有选择余地,熊猫妈妈产下的幼仔是什么性别,我们就培训什么性别的熊猫。”张和民介绍,当熊猫妈妈“张卡”产下这只幼仔,并确定了是雌性之后,工作人员就给它取了“张想”这个名字。张和民颇为动情地说,因为“张想”承载着研究中心的希望和梦想,尤其是它最终顺利通过了考核。

  “野生大熊猫种群是一种偏雌性的扩散。”张和民解释说:“这意味着这个种群容易接纳雌性,而对雄性比较排斥。所以,选择雌性大熊猫放归,成功的可能性和对遗传的贡献都比雄性大得多。”

  在“张想”之前,去年10月13日,雄性大熊猫“淘淘”被放归野外。在1周年的时候,工作人员重新捕获它,并给它戴上新的颈圈。“从目前的表现情况来看,‘淘淘’已经适应了野外生存环境,所以它的放归是成功的。”张和民说,如果“淘淘”在野外能参与交配权的争斗,并最终获胜,才可能有遗传贡献。所以,目前“淘淘”离生物意义上的成功还有一段距离。而“张想”是雌性,它只要能存活下来,就能贡献基因,最大限度地接近野外放归大熊猫的目标。“所以,我们将希望都放在了‘张想’身上。”

  让野生大熊猫持续生存

  据张和民介绍,我国的秦岭山系、邛崃山系、岷山山系、大相岭、小相岭、凉山山系这6大山系有大熊猫的分布。其中,秦岭山系、邛崃山系的大熊猫种群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大、小相岭的问题则比较大,小种群的数量比较多,也就是说存在着只有几只、十几只或二十来只的小种群。“如果不进行人工干预,补充基因多样性,不保护好大熊猫的栖息地,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地方的大熊猫有灭绝的可能。所以,我们对小种群熊猫进行培训后放归,对野外小种群进行复壮,意义很重大。”张和民说,“张想”就是在“小相岭大熊猫放归基地”被放归的。

  保护大熊猫一般采用两个手段,一是就地保护,二是异地保护。就地保护,就是保护好栖息地和野生种群。大熊猫保护的最终目标正是就地保护,而不是把大熊猫圈养起来。“单有数量上的增加,不是成绩,让野生大熊猫可持续地生存下去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这个终极目标。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张希武司长介绍,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强大熊猫保护工作力度,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定和完善了大熊猫保护的政策和规定,组织实施了“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目前共有64处以大熊猫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覆盖了60%的大熊猫栖息地和70%以上的野外种群。

  张和民介绍,峨眉山、华蓥山等地历史上曾经有过大熊猫的分布,后来因为孤岛状分布、气候的影响或是人类的干扰,最近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没有再见到大熊猫的踪影。如今,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已考虑在这些地方放归大熊猫,重新建立种群。“但是,大熊猫是否能重新回到这些地方生存,我们还需要做科学实验。”

  从日前召开的大熊猫保护国际研讨会上传来消息,成都计划投资3亿元,逐步在都江堰大熊猫野放研究中心投放40只—50只大熊猫,进行科学系统的野放过渡研究,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将开展单个幼仔野化放归等新尝试。国家林业局方面介绍,我国新的大熊猫保护规划将增加大熊猫栖息地,从目前的280万公顷增加到更大面积,打通大熊猫迁徙廊道,把栖息地相互隔离的小种群从目前的30个减少到12个,逐步使野外大熊猫种群达到2000只以上。

  相信不久的将来,“张想”将在野外迎来越来越多的和它经历相似的小伙伴。

  

  本版图片由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提供

“张想”带走人类的梦想
责编:栾 峰 邮箱:luanfeng5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