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1月08日 星期五

“留学潮”走向理性选择

本报记者 赵晓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1月08日   第 12 版)

  教育展上人头攒动。
  王振摄(新华社发)

  教育展现场。
  赵晓霞摄

  制图:潘旭涛

  “这所学校在美国中部,还不错……”11月2日早9时,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地下一层5、6号展馆入口处,在汇集了当天开展的2013中国国际教育展(北京)所有参展院校信息的展板前,焦先生正指着展板,十分内行地向同伴介绍美国参展院校的情况。

  这位展馆一开门便到现场的父亲,对美国院校“已经研究过很多遍”,但为了解更多“留学行情”,他还是要“过来看看”。

  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人数将超45万,留学热持续升温。在被称为“中国留学市场风向标”的本届教育展上,记者观察到,和焦先生一样有备而来的家长、学生不在少数,留学院校也希望招到适合自己的学生,双方选择更加趋于理性。

  选择更加理性 追求国际视野

  “孩子选择到美国留学,一是因为我自己在上世纪90年代留学美国,比较了解情况;二是孩子学金融,在美国继续研究生的学业会是非常理想的选择;三是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创新,国内对这方面的能力培养相对不够。”更重要的是,在焦先生看来,全球化背景下,“缺乏国际视野会成为孩子将来开展事业的短板”,他对孩子出国的学业期望是“睁眼看世界,开阔视野”。

  在荷兰展区替女儿咨询的王先生也持同样的观点:“孩子到国外读研究生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有一个开阔的思维。”王先生手里拿着一张写满各种信息的纸,上面标记了目前在读大四的女儿初步划定的几所荷兰学校,他正咨询的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便是其中一所。“大学时选过物流相关的课程,比较喜欢,还准备读物流专业。她没时间来,我就来现场替她了解一下。”至于女儿读完硕士,是继续读博士还是回国工作,王先生觉得都凭“女儿的兴趣”。

  对出国留学抱理性留学态度的并不只是家长,还有学生。“我学的是外语专业,准备出去读和教育相关的专业,毕业后还是打算回国工作。”美国玛丽哈丁·贝勒大学展台前,一名正读大四的姑娘向校方代表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英国一所大学前,已经申请该学校的一名学生问得更为具体:“我的雅思成绩是5.5,如果录取,语言课要上几周?难度有多大?”“我的孩子也申请了这个学校,今天来就是想和校方代表多了解些情况。”这位学生旁边的一位家长接了话。

  已经在某医药管理公司工作的朱娜则准备辞职赴英国留学,虽然之前学的是计算机,但留学的目标是学习语言,“语言可以用一辈子,回国后有重新规划职业的机会”。

  “相比以往,家长和学生更理性了。”这是不少往年参加过教育展的参展院校校方代表的共识,这从展览期间开设的留学讲座颇受青睐也许可见一斑。也有参展院校反映,今年前来咨询的学生人数少于往年,但多数是准备好材料来的,咨询的问题很细致。

  600所院校参展 招生重量更重质

  数据显示,本届教育展的参展院校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国家展团22个,数目达到600多所,可谓规模宏大。从现场看,这些参展院校颇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不仅有200所院校进行现场面试评估,更有2000多位海外院校代表在现场与学生面谈。

  在英国私立寄宿中学体验区,国王伊利学校副校长亚历山大·米克格莱斯用了40多分钟,耐心解答了准备让自己的13岁双胞胎孩子到英国读中学的陈先生的问题。谈到中国学生,他的印象是:“中国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活动,选择多样化,他们的到来丰富了我们的学校,也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但在招生方面,米克格莱斯坦言“并不把中国学生作为赚钱的对象,而是希望招到合适的学生”。虽然该校招收中国学生的历史已经有30多年,但目前来自中国大陆的在读学生有26名,在200名海外学生的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即使面对颇有意向送孩子到国王伊利学校读书的陈先生,亚历山大·米克格莱斯也表示,需要面试。“这不仅仅考察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要考察孩子的学习态度、发展潜力以及入校后是否会有适应问题。”

  美国麻省大学阿姆赫斯特校区本科学习办公室副主任施毫格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强调,虽然非常欢迎中国学生,“但招收中国学生数量上的增加必须是理性的,要选择优秀的学生并确定这些学生能适合我们的学校,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将来能学有所成。”在他看来,这才是“对中国学生负责”。

  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麻省大学共有5个校区,每个校区中国学生所占比例不大。即使中国学生最多的波士顿校区,中国学生也不是很多。

  与麻省大学招生理念相同的院校不少,在记者对参展院校的随机采访中,大多校方代表表示,虽然中国学生录取数量在上升,但以理性选择为基础。

  看重教学质量 不再盲目镀金

  从2012年中国留学生的规模看,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法国等仍然是比较集中的留学目的地,约占中国自费留学市场份额的75%,但东欧、中亚、南美等地区的院校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了解、接受并认可。

  从本次展会上也可以看出,除传统的留学国外,众多留学新锐纷纷登场,即使是传统的留学国,也涌现出了新院校的身影。

  荷兰展团参展院校的数量和阵容就比去年有所提高,该国14所研究型大学中的9所参加了本届教育展(北京),同时亮相的还有3所应用科学型大学,不少学校是首次参展。“有一个数据值得重视,研究生课程的申请人数从2011年的35%提高到了2012年的53%,这说明,更多中国学生看到的是荷兰高等教育的质量,而非盲目的出国留学镀金。”荷兰展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美国展团有近90所院校参展,有4所高中展台前的咨询者不少。据与这几所中学合作的威斯康星国际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建国介绍,包括这4所高中在内,威斯康星国际学院共与5所高中合作,从去年开始招生起,目前有92名中国学生就读于这5所学校。“我们的原则是让各个孩子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去。”

  英国展团则推出了寄宿中学展示区,课本、服装等实物展示吸引了不少家长前来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3000多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就读于英国寄宿中学,其中1000名为注册新生。在前来咨询的家长中,“看重小班授课和因材施教”是他们将孩子送出去的重要原因。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表示,中国国际教育展荟萃各国正规院校,便于让中国家长和学生获取公开、权威和直接的信息,同时引导家长和学生对留学的预期,让出国留学的自主化、多样化成为大众接受国际化教育的一种选择。

“留学潮”走向理性选择
对接国际资源 寻找更大舞台
除了高考 还有留学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