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节目落幕

关注汉字不落幕(编辑部故事)

本报记者 申孟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0月25日   第 05 版)

  图为外国小朋友写汉字

  ●长期关注,精准点题

  10月21日本报的头版头条《一档好节目引发汉字热》见报之后,得到了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和讯网、网易等多家网站的迅速转载,也得到了编辑部内部的一致好评。如果说这样的传播结果让作者有些意外的话,那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受到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说意料之外,是因为人们没想到,在风气浮躁、生活节奏加快、选秀节目蜂起的今天,这样一档形式普通、内容简单、参加人员普通的节目,却能“逆袭”取胜。《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时,前有《中国好声音》这样的高收视率选秀节目,后有《爸爸去哪儿》这样的真人秀节目,能在这样的“前后夹击”中以高收视率收官,实为不易。

  说情理之中,则是因为长期以来,“提笔忘字”越来越成为一种人们有亲身体验、又感到无奈的普遍事实。在信息泛滥的今天,人们的听、说、读的能力基本没有下降,但是由于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指尖上的拼写”,而忽略了“笔尖上的书写”。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日报海外版领导特意为记者部布置了这样一个既具有社会意义、又符合海外版自身定位的题目。

  ●面对现象,深入剖析

  我们常说,写文章最基本的逻辑,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线索进行,其中“是什么”和“为什么”是在描述事件本身和剖析原因。就本文来说,事件很简单,就是这样一档节目引发关注;而难点在于如何将这一媒体事件引向深入。

  我们常说,新闻要能在事件中抓到最“新”、最“抓人眼球”的东西,其实就是在找事件的突出特点。以本文来说,汉字听写无疑是最大的亮点;在这一亮点下,我们可以发现,节目中中学生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与场外成年人经常把常见字写错,构成了这一节目的最大反差。也正是由于这一反差,该节目才获得了最广泛的关注和参与。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观看该节目的同学与同事,他们中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的人文类硕士,也有从事金融、科技等行业的人才,普遍的反应都是“长期不动笔,确实发现提笔忘字”。而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关于这一话题的热议中,最多的也都是“某某词这么简单,我都忘了怎么写”这样的对常见词书写错误的讨论。

  虽然在节目后期,生僻词的出现引发了一些争议,但是总体分析的话,正是常见词的书写错误,如“癞蛤蟆”、“喷嚏”、“自惭形秽”等,才真正让观众有“代入感”,能真正和自身联系起来并且参与到这一节目当中来。无论是场外的“自测团”,还是手机汉字拼写的应用软件,都是这种“代入感”、“参与感”的表现。

  在记者看来,只有抓住“观众参与度”这一特质,这一事件才能真正抓住重点。

  ●节目落幕,我们往何处去?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个电视节目总要落幕。然而对于该节目背后的社会现象,我想还是要继续关注下去。

  比如,我们会问“提笔忘字”现象的症结究竟在哪儿?是单纯的科技手段原因造成的,还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出了偏差?这究竟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趋势,还是我们自身的退化?在这一广泛的现象背后,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扭转这一趋势?

  幸运的是,一直有专家在长期关注这样的事,为我们剖析出教育、科技、时代等多方面的深层原因;而在节目播出之后,相关部门也表示,要把这样的关注转变为长期机制,使更多的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投入到这一活动中来。

  记者认为,如文中引用到的江蓝生先生的话一样,《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最大的社会意义,在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激发对汉字和中国文化热情的契机。在这样的节目中,我们会发现,原来汉语是如此博大精深,在6500个常用字之外,我们还有如此多的表意精微、意味深长的字词;原来汉字并不是简单的表意工具,而是音义结合、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载体;原来我们习惯了现代化、习惯了全球化,却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最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本民族传统文化。

  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文化自信”的意义之一。而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要源于社会总体的氛围和关注。

关注汉字不落幕(编辑部故事)
360新闻
鼠标轻点网络沸腾(网编手记)
“改革”将成关键词
关注今天的老人 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责编:徐 蕾 邮箱:xulei@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