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增长率近来有所下降这一事实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可。而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出台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8%,增速比上季度反弹0.3个百分点,创出年度新高。这一亮眼的数据令人振奋。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主要指标处在合理区间,有利于调结构、促改革。下一阶段,下更大的力气促进改革开放,下更大的力气调结构、转方式,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企稳回升态势明显
目前,经济企稳态势明显。从统计数据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867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
据介绍,前三季度,农业方面,全国夏粮总产量13189万吨,比上年增加196万吨,增长1.5%。秋粮有望再获丰收;工业方面,生产稳中有升,企业利润继续增加。
另据统计,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实际增长20.2%。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3.3%。此外,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投资同比增长25.1%。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
市场信心逐步增强
经济能在第三季度扭转颓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说,从影响因素来讲,应该说是有多种因素,既有国外的因素、国内的因素、政策的积极推动,也有企业主动调整的结果。
“首先得益于国务院及时创新宏观管理方式,明确调控区间,这对引导社会预期、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盛来运说,企业的信心增强,社会预期稳定,就愿意签单,愿意扩大投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上半年经济增速逐季减缓,下行压力加大,海外投行都对中国经济做了悲观预测。但政府并未乱了阵脚,继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之后出台经济增速的底限,让市场信心得以稳固。
推动经济回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家政策的支持。盛来运表示,从一季度开始,党中央、国务院有序地围绕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经济平稳运行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例如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的行政体制改变,还有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这些都为企业经营创造了很好的环境。加大棚户区改造,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包括前段时间出台的“宽带中国”的战略,鼓励信息化消费,这些方面都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内需潜力。
“第三个方面的因素可能与国外经济复苏、企稳好转有一定的关系,很多发达经济体从今年的二季度开始缓慢复苏,这对我们扩大出口或者是稳定出口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盛来运认为。
牛犁同时指出:“去年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是7.4%,基数比较低,所以今年三季度增速同比高一些,这也是一个原因。”
未来呈现稳中趋缓
有人认为,借着目前经济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未来经济有可能大幅回升。对此,牛犁持谨慎态度:“我认为四季度经济增速将放缓,低于7.8%。”
牛犁分析说,今年房地产销量和金额都在放慢,制造业虽然连续3个月反弹,但产能过剩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所以在四季度时会回落;基建投资虽然有政策支持,但今年审计署的调查和银行放款的谨慎,有可能使基建投资在未来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所以说在四季度也会稳中略放缓;消费方面,因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放慢,消费后劲不足,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将减弱;9月外贸比预期差很多,估计四季度能保持平稳,不会有很大增长。
牛犁同时提醒,由于去年四季度经济增长基数比较高,是7.9%,所以今年四季度如果经济增长同比下降,并不代表经济真的变差,经济增长的环比应该是不错的。
“总之,市场信心增强,大家对中央下一步的改革有许多期待,企业补库存还在进行,整体上看,四季度经济增长相对平稳,略微放缓。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在7.6%,超额完成预定目标。”牛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