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用原创设计向生活致敬(观察)

杨 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0月18日   第 07 版)

  设计师古奇高的“梵几”

  设计师陈大瑞和他的作品

  国庆期间,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在京城各大时尚艺术展览中心同时举行。本届国际设计周不仅让市民亲身体验了一次次的“设计之旅”,也让来自海外的上千名设计师看见了中国设计。事实上,中国元素并不是设计界的新宠,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家居、服装、饰品等方面中。中国原创设计正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态度。

  中国味道成原创主打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设计师陈大瑞德一件名为“寒江雪”的沙发在第52届米兰设计周上低调地诠释着家居设计的中国味道:玉一样的细腻手感,温润的色泽,变化的纹理,山水泼墨般的意境,充满着朴素的中国式优雅。

  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从过去的“拿来主义”回归到“中国味道”。

  信步走进北京梵几客厅,音乐,热茶,木质家具构成的体验空间则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活巧思和灵气。梵几客厅是一对小夫妻的家,男主人叫古奇高,是独立家具设计师,“梵几”是他的个人品牌。古奇高喜欢用木头说话,“木头经得起岁月的磨练,它不会因为老旧而失色,反而会越用越美,越用越有灵气”。

  “如果把我的作品看做一个感觉很舒服的人,其中的中国元素应该是得体的谈吐举止,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不经意的决定气质的东西。”福州设计师陈禹自1991年开始从事室内家具设计研发工作,斩获了多项设计类大奖。中国元素在他的设计中扮演着独到的角色。低调、精致、舒适、不做作、不堆砌的“禹式风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士所推崇。

  事实上,结合了现代语境的中国原创总能带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业内人士表示,在消费者看惯了洋品牌所带来的西式设计风格之后,中国元素往往能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品位。

  设计让生活更有灵感

  设计是一种本能,但也充满着思考。“我会在开始设计之前便反思:我们生活在当代的中国人应该有怎样的生活?”在古奇高眼中,梵几的使命就是打造和“家”相关物品的幸福感。

  作为国内独树一帜的独立家具品牌,梵几,净空安静中却有着实用为上的设计思考。“梵几希望做些实实在在被生活所用,并且自然地融合在生活当中的家具。”古奇高并不希望梵几家具成为一种时尚,他希望一件家具能够被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多少与现代的快餐式消费有着几分格格不入,但正是古奇高的英雄孤胆,梵几正在“逆时尚”生长,它的“现代中式”风格受到众多人士的青睐。“没依据的一味复古,会让生活变得很做作。我希望从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中发现提炼出适合现代人的东西,通过设计表达出来。”他把自己生活的空间开放给大家,就是为了让人最亲切地感知家具在被使用的生活趣味。

  谈及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荷兰设计师Bert Tijhe认为, 设计不仅仅是其美观的外在形式,而且要考虑其功能。一件很好的设计不仅仅是让产品更出众,而且要跟周围环境和谐。设计不仅仅是华丽特殊的物品,设计就围绕在我们周围,设计必须使生活更舒适更具有灵感。

  原创热背后的尴尬

  “设计师要做到一定的高度,就是形成自己的语系。不能今天是这样的,明天可以是那样的。”中国家具设计先锋派人物、著名原创家具设计品牌DOMO nature的创始人赖亚楠表示。近几年国内设计界很流行“原创”这个词,赖亚楠认为,任何一件完全在创作状态下完成的作品都是原创,可“原创”这个词为什么忽然就热起来了呢?这恰恰暴露了国内设计的尴尬现状。

  “目前还有很多设计师没有形成自己的气质和语言,只把设计理解为造‘物’了,还没理解到做‘事’的层面,也很少在这方面去思考。”2008年,赖亚楠带着在法国开店的成功经历回到中国,却遭遇了受众的距离感,“东西方的确存在着一些差异。不仅仅是设计理念的差距,还有消费理念上,价值观上,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上,审美素养上的差异。”

  目前中国消费者愿意为设计买单的非常少,他们更愿意花大价钱去买一些可能和他们的生活不发生关系的名牌,却不愿意花几百块钱去买一个他们觉得不太认识但品相很好的产品。大多数消费者还停留在对名牌、对进口货、对所谓“货真价实”的盲目追逐上。

  “设计既要体现生活的美学,又要反映生命的哲学。不能只追求眼前看到的物质东西,还要坚守、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真正有社会理想的设计师都应该肩负一个使命,就是让中国老百姓能够过更有质量、更有品位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教育。”赖亚楠说。在她看来,中国设计的消费市场还需要时间去培养,可能需要5—10年的时间,甚至更多。 

用原创设计向生活致敬(观察)
华人艺术家点燃巴黎“不眠夜”
禁用洋地名是文化回归第一步(碰撞)
“微元素”释放廉政正能量
简讯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