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7日,第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河北省承德市成功举行。此次论坛以“凝聚与提升——中华文化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力”为主题,由中国文联和河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河北省文联和承德市委、市政府共同承办。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夏潮,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艾文礼,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前光,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解晓勇,河北省承德市市委书记郑雪碧等领导出席论坛。赵实、夏潮、艾文礼、郑雪碧分别致辞。李前光主持论坛开幕式。
赵实在致辞中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和血脉,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传承和培育的结果,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滋养陶冶下,两岸四地的艺术家以饱满的激情和出色的艺术劳动,创作出一批又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共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传播交流,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她说,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今天,当代中国正阔步走在追寻和筑造“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人民幸福之梦、国家强盛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中国梦”这一时代最强音,已经成为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理想的心灵纽带,成为激发亿万人民强烈爱国心和进取心的精神火炬,更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在亿万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的文艺事业正在承载着新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两岸四地,同宗同族、同根同源,都是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今天,我们期待并深信,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文艺家一定会勇于担当、不懈努力、共同奋斗,积极投身于当代文艺事业的繁荣昌盛,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不懈的努力。
她说,文化繁荣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是创新,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史。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还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都需要我们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理论工作者要沉下身来,走进乡村、社区、校园、军营、厂矿,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世界,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实现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更好地描绘当代中国的历史画卷,谱写中国人民的精神旋律;要清醒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更有义务、有责任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在继承弘扬的基础上用新思想、新艺术丰富我国的文化宝库,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艺,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要真诚关注关心百姓生活、真诚表现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真诚讴歌人民大众的精神风貌,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满意;要以世界眼光积极参与各种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密切关注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适应各国受众的思维方式和欣赏习惯,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创作出更多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要积极掌握好、运用好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新媒体即时快捷、覆盖广泛、互联互通的特殊优势,拓展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率,扩大优秀文艺产品的社会影响和市场占有,让我们的文艺产品插上科技的翅膀腾飞。
夏潮出席论坛闭幕式并作总结发言。他说,本届论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艺术家从各自的专业领域交流了两岸四地文学艺术发展成果和学术成果,探讨了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继承传统与创新的相关问题,进一步达成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共识,也增进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家的了解和友谊。
本届论坛以“凝聚与提升——中华文化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力”为主题,设置了大会演讲、分组讨论、圆桌对话以及艺术讲堂等环节。在大会演讲和分组讨论阶段,来自两岸四地的文艺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结合两岸四地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实践,围绕传统人文精神与当代艺术、原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华艺术的当代发展、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中西融合、当代艺术发展的国际化、全媒体时代下的中华艺术传承等议题,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共谋中华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大计。圆桌对话以中华民俗文化和燕赵本土文化为切入点,重点关注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艺术讲堂环节,邀请吴为山、尹鸿两位专家学者到承德大专院校进行专题讲座,与艺术学院的师生进行交流互动。
据悉,2009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由两岸四地文艺界共同创设,已经在海南、台湾、澳门、香港成功举办了四届,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艺术家、理论家、评论家积极参与,为学术界和艺术界追宗溯源、砥砺共进,为扩大和加强两岸四地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取得了累累硕果,做出了积极贡献。
写意精神与和谐文化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薛永年
两岸四地的美术界,普遍重视中国画的发展。远在1994年,就在去年获得“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的刘国松先生推动下,成功举办了《现代水墨画大展》暨大型学术研讨会,祖国大陆以杨力舟为团长的32人美术家代表团亦前往出席。1995年,也就是香港回归的前夕,香港艺术馆举办了《虚白斋国际研讨会——20世纪中国绘画面面观》和“20世纪中国绘画——传统与创新”大展,讨论中国画在20世纪获得发展的历史经验。
近几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港澳地区繁荣稳定,艺术文化交流蓬勃发展。就美术而言,在两岸四地,从西方引进的新艺术品种包括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固然在发展,而架上绘画依然兴盛,中国水墨画更获得了新的腾跃。当前的中国画,大体呈现三种形态:一种是传统出新,一种是中西融合,共同特点是都没有离开具象。第三种是实验水墨,基本是抽象形态。这三种形态的中国画,不仅在竞胜互补中发展,而且也为其美术品种和艺术门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奥运会开幕式的画卷与上海世博会的《清明上河图》可以为例。
在上述三种中国画形态当中,中西融合与实验水墨,都是二十世纪出现的,反映了开拓中的前进,而传统出新形态则显示了传承中的发展。因此要研究传媒时代中华美术的发展问题,探讨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的影响力问题,就要把握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美术的独特价值,为此需要把古代中国画与其一脉相承的近现代传统出新的中国画放在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去认识。不仅仅看中国画的视觉表现,更着眼于中国画文化,根究中国水墨画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人文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是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素称“天人合一”。重和谐重精神完善重写意的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生态破坏的后工业社会,对于实现艺术对于人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可以发扬的超前价值。在这一方面两岸四地的画家,更应重视文脉传承,善于以视觉形式发扬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无论是传统出新型的,融合中西型的,还是实验水墨型的,都可以大有作为,都可以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根植于传统的创新
音乐:
根植于传统的创新
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前院长 潘皇龙
台湾的音乐教育由于受西方的影响,西化现象很严重。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台湾音乐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从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吸收精华是实现音乐创新的有效途径。创新音乐实践方面,第一,我尝试将台湾歌谣《台湾风情画》、北管音乐《北管协奏曲系列作品》、古琴曲《国乐团协奏曲》等传统音乐运用到音乐创新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二,在语言特性的遵循与扩展上,将国语与闽南语混合在一起,并将东方乐器与西方乐器相结合,创新庄子的《蝴蝶梦》,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第三,文史哲学的再生与升华,如诗词的转化《枫桥夜泊》《蓬莱》、谚语加古诗《谚语对唐诗》、孔子礼运大同篇《礼运大同管弦乐协奏曲》等。
汉字的博大精深也是音乐创新的灵感所在。受汉字造型艺术的启发,将文字造型分为基本体、结合体、并迭体、交织体、混合体五大类,分别对应地创作出了自然色泽音响、人为色泽音响、波动音响、交织音响、结构音响五种创新音响设计。此外,音乐创作要坚持原创性、前瞻性、专业性、国际性。
从新水墨
看当代和传统的啮合
澳门视觉艺术学会会长 吴少英
新水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被很多人称为“现代水墨”,其原因在于:第一,这一时期进行新水墨探索的艺术家更多是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与技巧;第二,这和此前台湾与香港的学术界都将新水墨探索称为“现代水墨”有关;第三,很多艺术家希望以此将自己的作品与传统水墨拉开距离。到了九十年代,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即有些艺术家转而借鉴的是西方当代艺术的观念与技巧,于是又有人将此类探索称为“当代水墨”。
近十几年来,我一直从事水墨创作工作,我的创作动机是想记录水墨的美。水墨是抽象、优雅的,是文人意境的表达。从1991年开始,我在媒材上进行了从宣纸到画布的尝试。2006年,我开始尝试用录像纪录动态的水墨,录像水墨更能展现自然流动的能量和意境,随着水缓缓流入,墨、水相融,展现出中国哲学上阴阳宇宙观的互补。2007年开始,在进行拍摄水墨录像的同时,镜头下动态的水与墨在交融晕渍,激发起摄影的想法,用录像摄影方式留下微妙静态水墨的美。2008年开始进行水墨演出的实验,把水墨延伸到剧场,变成演员和自已的录像互动。
水墨自创作中获得了新生命,从画笔的附属及作为文字图像中解脱出来,消弭了水墨与画笔的不可分割性,水墨应有其自己的独特个性。录像、摄影、宣纸与画布作品显示了跨文化的水墨表现方式,面对未来,水墨会有更多跨领域的尝试,在21世纪延续古老的水墨精神。
促进相互交流 推动艺术融合
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 王英伟
香港是一个中西文化汇聚、自由开放的城巿,我们既尊重传统,亦追求创新;在传统与创新的交织下,孕育出香港独有的文化艺术氛围,不同的艺术各有发展的空间。要进一步推动香港艺术蓬勃发展,我们必须在支持香港艺术家和艺术团体作多元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香港与内地及海外的文化艺术交流,希望透过凝聚各方的力量,提升香港的艺术水平。
去年12月,香港艺术发展局首次与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合作,在深圳举办为期十一日的“深圳香港创意艺术双周”。我们精选了9个别具特色的节目,涵盖了电影、舞蹈、话剧、音乐、展览、粤剧等多个范畴。这次活动办得非常成功,总共约有15,000人次参与。我们会继续与深圳合作,于明年7、8月期间在香港举行“香港·深圳艺术节”。
今年我们参加了由香港“港台文化合作委员会”主办的台北“香港周2013”,其中一个项目就是展出本地三位艺术家及艺术团队的作品,他们都是去年9月代表香港参加英国利物浦双年展的艺术家。除了以上的大型活动外,自2012年起,上海现代戏剧谷便透过香港艺术发展局邀请香港专业艺团参与,他们每年于5月举行的小剧场戏剧交流展演,参与展演的艺团来自上海、北京、台北等多个城市。
香港艺术发展局亦透过不同的资助项目,例如:“香港与内地、台湾及澳门文化交流计划”鼓励香港艺团及艺术家积极前往内地、台湾及澳门进行公开的交流活动,包括展览、演出、艺术节等。
在全球化、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下,文化艺术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于本土,更要放眼世界,与国际艺坛接轨,发挥中华艺术的影响力。
香港艺术发展局自2001年起,便开始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与“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今年是香港第七次参与威尼斯双年展,我们更首次与西九文化区视觉文化博物馆M+合作参与第55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与国际著名策展人李立伟博士及其专业的策展团队合作。展览在威尼斯备受注目,获得的媒体报道为历届之冠,参展艺术家李杰被《华尔街日报》选为最瞩目的5位新星之一。去年,香港亦获邀参与英国利物浦双年展,展出三位香港艺术家/团队的作品。同年10月,我们更首次与美国曼克顿音乐学院合作,举办“曼克顿香港音乐节”,向纽约推介香港优秀的音乐家和音乐创作。我们亦设有不同的奖学金及培训计划,为香港的艺术家及艺术行政人员提供机会到英、美、欧洲等地接受驻留计划或培训,让他们扩阔艺术视野,建立国际网络。
在新媒体的年代,互联网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实在不容忽视。去年,香港艺术发展局与香港电台电视部合作,首次推出一连35集、长达半年多的文化艺术电视节目——《好想艺术》,我们就广泛利用互联网推广这个节目。这是一个崭新的尝试,因为如果只单靠传统的模式,每集电视节目的收看人数也不过数十万人,但透过互联网、社交平台如面书、微博等,可接触的观众群是难以估计的。
“和”文化为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带来正能量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言恭达
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创举,是对全人类作出的最大文化贡献!“和合”理念一直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和”文化始终是唤醒中华民族全民觉醒的文化信仰。从尧舜时代的“协和万邦”“燮和天下”,《周易》中贯穿的“天下和平”政治理论,时至春秋,管仲发出了“和合故能谐”的“和”文化先声,为中华民族“和”文化价值的实现搭起了从个人、家庭到社会的基本框架。“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本,从社会伦理、审美心理到人类道统,共同构筑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这种“和”文化对当下人类文明新阶段的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有学者曾精辟地指出:天人之和,构架生态平衡;家庭之和,构架万事之兴;群已之和,维系社会稳定;民族之和,促进邦国振兴;宗教之和,弘扬四方安泰;国家之和,构架世界和平。
中国文化所包蕴的人格理想是人类的最高理想。中国书画艺术——艺术创作的心理体验是书画家心灵与人类原始精神的交融,是对宇宙生命与自我生命的双重感悟。它以中华人文理念为根本支点,从技法体系到内在精神都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其思想源就是“天人合一”的“和”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审美意识和艺术观念皆根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西方源自“天人相胜”哲学观。“天时”、“地利”、“人和”就构成了我们民族最初的思想意识,萌生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造就了我们民族精神的特征就是崇尚“和谐”与“中庸”之道。东西方两种哲学思辨差异,产生了两种对宇宙宏观思维模式的差异性,两种大文化背景思维不同,必然会形成两种审美体系的原则差异。中国古代对艺的审视,一直从“道”来评判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文人书画的形成则要求实践者对宇宙大道的感悟,对生活阅历的提纯,对艺术规律的理解,对书画格调的把握;所谓“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提倡高尚的人品、高深的学养、高迈的才情与高度的技巧合一,才能做到心手双畅,出神入化。
传统中华“和”文化中的“仁者爱人”、“上善若水”、“止于至善”等是中国礼义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千百年来“君子之道”的人格理想,民族延绵的精神支柱,也是“治国平天下”整个社会管理体系必须遵循的集体心理原则。“和”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合为价值取向,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为一体,反映了当代中国对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和”文化以和谐、仁爱为本质内涵的理想社会蓝图,同时也承载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文明基因。
世界文明史终将证明:中华“和”文化为世界多元化文化对话与交流带来全新的正能量,并对当代人类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