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东平看“水浒”

本报记者 孔晓宁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0月17日   第 08 版)

  “水浒英雄”们出“水浒古镇”大门揖客

  当今的中国人,没看过《水浒传》或听过水浒英雄故事的大概不多。不过,到山东省东平县看水浒,则别有一番滋味。因为《水浒传》中很多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带,而且,这部古典名著的作者之一罗贯中,据考证就是东平人。

  我是深夜进的东平县城。次日天一亮,睁开双眼,发觉已经身处浓郁的水浒文化氛围之中。徒步走出借宿的水浒度假酒店,街对面新楼盘亮着的招牌,不是写着“快活林”,就是标着“群英汇”。右拐弯没走多远,眼前出现一座“古城”,高耸的城楼上,欧阳中石手书的“水浒影视城”五个大字醒目得很。开城迎客的时辰未到,从城前广场立着的示意图上,可见城内屋舍星罗,街道棋布,太尉府、太师府、王婆茶馆、西门药店以及宋江家、武大郎家等水浒故事发生地一一在列。据说此城2009年建成后,新版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便在这里拍成,电视剧风靡一时,东平遂崭露头角。

  其实,就凭东平出了个罗贯中,就凭这位当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小说家,一口气写出《三国演义》、《水浒传》两部伟大的古典小说,东平就该早就名闻天下了。可是我来之前,竟然不知道这位大文豪是东平人,问问左右,大家居然此前都不知晓当今东平湖就是昔日“八百里水泊”。人们对《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及其精彩故事如雷贯耳,却把这些人物与故事的发生地“健忘”了。这种无意识的“选择”,对于文化的传承并无大碍,可是对于当今依托文化历史底蕴开发新兴旅游产业来说,则是必须突破的一个“盲点”。

  当今的东平人,几年前便已动手“扫盲”。他们从水浒故事中寻找开发的灵感,又在开发项目中彰显水浒文化的灵魂。先后投入巨资,打造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水浒文化主题公园,其中既有东平古城、水浒古镇、水浒影视城、六工山水浒大寨等鸿篇巨制,又有石碣村、罗贯中纪念馆、桃花山山寨等精致小品。让一处处新景观、一个个新地标,与水浒文化融会贯通,成为引人入胜的“水浒世界”。

  其实,东平水浒文化积聚得最深厚的地方,非东平湖莫属。我们一行从水浒古镇码头登船驶向湖心,初时青山环绕、绿柳垂岸;继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这个总面积达627平方公里、常年水面209平方公里的大湖,当年不知成就过多少英雄故事,映照过多少历史风云?导游指着水天一色的远处,一一介绍道,这头可抵水浒七雄智取生辰纲后聚义的湖心小岛,那边能达军师吴用寻访阮氏三雄的湖畔小村,哦,正前方的昆山景区,“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便发生在那里……

  东平湖南北都连着运河,这里的湖水曾经见证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沿运河周游至此,随后在他的游记中大发感慨:“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大都市,商品花样繁多,十分丰盛……河中千帆竞发,其数目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经济文化的一度空前繁荣,造就了元杂剧的兴盛,而受这些剧目耳濡目染的罗贯中,将前人的文化积淀提升创制成伟大的小说,便在情理之中了。如今,在新的文化积淀与经济繁荣基础上谋求新的创造与发展,又成了东平人的新追求。马可·波罗眼中的繁荣虽然不再,新的繁荣景象却又现出端倪。历史的波澜就像东平湖水,就是这么层层递进的。

  新东平不同于老东平最明显的地方,不仅仅是这里正在打造“水浒文化之城”,也不仅仅是东平湖及四周出现了若干“国家4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它还有一个耀眼的亮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滔滔不尽的长江水,即将经级级提升,源源不断地流入比它海拔高40米的东平湖,然后穿过县境内的”黄河隧洞“,北流京津,东输齐鲁。这个新的“世界奇观”一旦亮相,东平还会变成什么样子?

  县委书记赵德健告诉我们,近年来,他与全县上下全力以赴的一件大事,就是打造滨湖旅游目的地,打造“好客山东看东平”的旅游品牌。水浒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是忠是义。这些东西怎样体现?怎样让游人在东平放松身心,撒一天野,当一天英雄?这一类旅游开发中的新课题,很有意思,当然也会颇费思量,需要多下工夫。“东平的旅游开发正处在第二阶段,即完善各种设施,把它们推向世界。”这位水浒故乡的“旅游书记”,眺望着东平湖说道。

宁夏沙漠游吸引全球穆斯林
东平看“水浒”
“东客西游”适逢其时(旅游漫笔)
游东湖品楚文化
责编:赵 珊 邮箱:hwbtravel@126.com